3.2.3.1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对产业分布格局和劳动地域分工有着明显的影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也直接影响经济地域的类型和地域的产业结构。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依南岭,南濒南海,客观上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并成为经济地域形成的自然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南亚热带平原,毗邻南海,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河网密集,水源充沛,水运方便,海岸线长达500千米以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该区自古以来都为广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乃至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稠密的人口、充足的劳动力使该区城镇发育最快,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优于其他地区。同时,濒临港澳的优越条件为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外围地区相比,本地带的自然要素的弱点主要是矿产、能源资源严重不足。受资源条件的约束,珠江三角洲形成显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粤东地区有全省第二大平原——潮汕平原,农业基础好,自然资源潜力大,海岸线长,港口众多。该区港澳同胞众多,在吸引外资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该区交通不发达,易达性差,能源紧缺,原料不足,影响其经济的发展。粤西地区为广东省热带地区,矿产资源、海洋资源丰富,但该区水资源紧缺,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该区发展。北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难以发挥,耕地少,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基础差,发展难度大(刘筱、阎小培,2000)。可见,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发的难易程度,是经济地域人口、产业集聚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3.2.3.2 交通信息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的人工设施基础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信设施是区域互相联系的纽带,其便利程度直接影响区域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范围,进而影响经济地域的形成。交通条件指经济地域进行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的方便程度;通信条件指传递情报信息的设施和方便程度。珠江三角洲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条件使在珠江三角洲地域范围内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经济地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投入大量资金,超前进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以综合、立体、高速、大容量为主要特征的交通网络。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京广、京九、广深、广梅汕、广茂湛等铁路,广深、深汕、广佛、广花、广三、惠深、佛开、广州环城等高速公路和105、106、107、205、321、324、325等7条国道公路。在该交通运输网中,核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成为节点,连接各节点的线状基础设施两侧成为城镇密集发展地带。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全国通信设施最先进的地区之一。2001年珠江三角洲拥有电话1174万部,其中农村有420万部。移动电话更为普及,数字数据网已覆盖全区。通信系统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之间交流加强,进一步推动了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合理经济地域的形成。(www.xing528.com)
相比较而言,外围地区的交通设施的发展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公路网密度来看,1993年珠江三角洲公路网密度为0.461km/km2,而东翼、西翼和山区仅分别为0.347km/km2、0.423km/km2和0.305km/km2。到2000年则变为0.696km/km2、0.587km/km2、0.569km/km2和0.502km/km2。同交通设施一样,两大经济地域的邮电业务量对比十分强烈。2000年珠江三角洲的人均邮电业务量达2324.5元(1990年不变价),分别比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多4.70、9.46和13.33倍,反映出邮电业务量的明显差异。对比1990年,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人均邮电业务量分别只有109.29元、19.28元、9.44元、9.49元。很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各地区交通和邮电设施发展均十分迅速,但珠江三角洲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外围地区,致使地域差异进一步扩大。
3.2.3.3 经济增长中的二元结构是经济地域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
地处华南沿海,华侨与港澳同胞众多,对外联系十分方便,是广东发展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利用其与港澳接壤的优势,大量吸引外资。在制度上,广东得益于“先行一步”的宽松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市场机制的发挥推动了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正是改革开放与不平衡发展战略催生了广东经济地域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地域环境分异带来的地区差异表现得并不突出,整个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处于低水平的相对均衡状态。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不平衡战略的实施,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区位条件、政策条件的差异导致地区发展潜力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并且日益突出,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逐渐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资源、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入珠江三角洲,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经济迅速增长,乡村城市化迅速蔓延,形成了包括28个市(县)、500多个建制镇的核心区域,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了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城镇分布的二元结构。广东省2000年共有城市52个,从城市的地域空间分布来看,有一半的城市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围地区共26个,其中19个城市分布在东西两翼,剩余7个城市分布在北部山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密度为0.064个/km2,东西两翼为0.039个/km2,北部山区为0.006个/km2。由此可见,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城镇空间分布结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开始进入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对应于工业化中期,向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地区。而外围地区处于扩散阶段,多数对应于工业化初期,形成的是点—轴状空间结构(李迅,2000)。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二元结构,因此可以将广东省划分为两大合理经济地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