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的总结与评价上。
杨开忠(1992)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二元区域结构理论和方法,提出二元结构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前者以部门—空间分工为基础,后者以等级—空间分工为基础。汪小勤(1998)从社会、技术、经济、地理和组织或制度五个方面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安虎森(1997a)认为,地理学研究区域空间结构时很少把区域空间结构形式同经济增长的非结构均衡规律联系起来。他分析了区域增长非均衡规律与区域二元结构形成、演化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许多学者都详细地叙述了增长极理论的内容、前提条件,并用该理论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必须注重不同时期重点发展地区产业的变换及其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益的扩散(赵茂林,1995;苏廷鳌、付伟,1999;安虎森,1997b;颜鹏飞、邵秋芬,2001)。杨友孝(1993)对弗里德曼空间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评价。李国平、许扬(2002)对梯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建构了广义的梯度开发理论。郭熙保、陈澍(1998)从增长极理论和累积循环理论两方面分析了西方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两种重要观点。黄继忠(2001)从不平衡发展的理论、绩效、决定因素入手分析了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出现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突破,区域发展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产生了新区域发展理论。国内学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引进与评价。对于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主要是经济学界进行了研究。如谭崇台(1999)从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角度详细论述了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发展及模式,并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了评述。朱勇(1999)、游宪生(2000)考察和评析了新增长理论的各个分支,认为作为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新增长理论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彭德琳(2002)对科斯、威廉森、德姆塞茨(Demstz)、张五常、诺斯的理论进行详细介绍,认为应该用制度分析方法来解释和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张建华(2000)将制度创新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融合到创新经济学中,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发达的经济形态向发达形态演进的一般原理和变革机理。总之,对于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详细介绍并评价各个阶段的理论(薛进军,1993;庄子银,1998;李勇坚,2002)。(www.xing528.com)
地理学界对以克鲁格曼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了评价。李小建、李庆春(1999)从新贸易理论、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以及空间经济模型三个方面评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张发余(2000)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内容: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刘安国、杨开忠(2001)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做了一个扼要的概括。顾朝林、王思儒、石爱华(2002)介绍了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综述了西方地理学家对它的评价,并提出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
对于区域发展理论的发展,不同学者进行了回顾与评析。苗长虹(1999)对区域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并提出制度结构、知识因素会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受到更大的重视。李仁贵(2000)对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做了评价。孙海鸣、刘乃全(2000)对以企业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理论和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理论进行了回顾。刘乃全(2000)从外部性、递增收益与规模经济等角度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并分析了现实中的新区域主义观念。徐梅(2002)从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方面,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主线,对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理论观点进行了评析。苗长虹、樊杰、张文忠(2002)提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新区域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