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时期内,区域发展在空间上并非均衡分布,而是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地区。因此,区域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其在空间组织上必然表现为核心—边缘结构,即由先进的、相对发达的核心区和落后的、不发达的边缘区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组成的空间系统。缪尔达尔(Myrdal,1957)运用一系列概念如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他指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为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自然结果,市场力量通常是递增而非递减的,从而导致和强化了地区的不均衡性。在繁荣地区,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力量将促使经济活动进一步聚集,导致报酬递增,繁荣地区将会持续而累积地快速成长。由此可见,贫困国家只靠市场的作用将会加剧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从而扩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需要以政府的力量发挥扩散的作用,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对此,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Hirschman,1958)提出增长极理论来探讨经济增长如何由国家中的一个区域扩散到其他区域。他将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所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用于地理空间,认为不同区域间不公平的福利也许可以通过建立增长中心,把衰退区与较大城市体系中产生的经济增长推动力联系起来,从而使极化过程向衰退区延伸。增长中心意味着通过集中公共投资和有利的政策可以刺激衰退区经济增长。这一概念还被进一步描述为增长中心的发展同时带来了革新的渗透,使得发端于增长源的革新和利益在城市等级中向下扩散。这种扩散既包括在国家内部从核心地区扩散到腹地,也包括在区域内部从大都市区向外扩散到大都市边缘(Berry,1964)。赫希曼提出的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论证了国家间或区域间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必须在区域内优先创造出几个较具优势的增长极,借由这些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或创新,来带动其四周区域的发展,以达到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差距的目标。
受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区域发展思想的启迪,弗里德曼(Friedmann,1966)通过把创新及其空间扩散思想引入核心—外围模式,将其系统化为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中,核心是区域体系的创新变革中心,如都会区等;而外围指的是其周围的腹地或边缘区域。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生产效应支配外围地区。在发展早期,人口、商业与资源会集中于核心区,之后随着发展进程的加速,会逐渐分散到外围地区。到了最后阶段,外围区愈来愈小,几乎完全消失,达到区域差异的极小化。麦凯勒和丹尼尔(Mackellar,Daniel,1995)提出实证来支持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理论。他们发现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口、产业和资本会集中于核心区,主要是因为该区的各项基本设施较完善且费用较低,具有外部经济性;到了发展中期,这种情形会逐渐地趋于缓慢;到了发展后期,因核心区出现外部不经济现象、地价逐渐高涨、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及其他问题,人们便渐渐地转向外围区域发展,区域不均衡因此缩小。(www.xing528.com)
关于区域二元结构的理论解释还有梯度推移理论、雁行理论。将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入区域发展中,便产生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创新和技术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由于接受能力的差异,推移只能顺次进行。与梯度推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赤松要1935年提出的雁行理论,指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或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或衰退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