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定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要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将保护放在首位,进而在保护中再发现和再创造,加以新的诠释,使保护和开发工作沿着继承、创新的轨道健康发展。
2007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社会变迁、财力有限、人才不足等多方面挑战,我觉得最突出的还是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他还表示,“资金可以筹集,人才可以培养,因缺乏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而造成人为破坏却不自知,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为此,要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营造和呼唤保护关爱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1]。(www.xing528.com)
李春霞认为:“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根基,是民族历史生命的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从另一方面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对其合理开发与妥善保护,不仅能使中国文明久盛不衰,更能为中国产业的更新与发展开辟另类途径。”[2]谭志国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消失。[3]申茂平指出,“民众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给一向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巨大冲击”[4]。葛剑雄指出:“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我们的前人创造的,并且有幸保存到今天。它们的价值和影响当然有大有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或消失,就永远不可能恢复。”[5]冯骥才先生在2007年的一次文化沙龙活动中指出:“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以及促进其在当代发展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原有的文化和商业流行文化的冲突与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公共的精神性的事物在这种冲突中,势必受到冷落甚至破坏。”彭冬梅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技术保护,指出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然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并不容乐观。“首先,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发生改变,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其次,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