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依靠口传和身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因此,保护各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为了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紧急情况,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标志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定名于联合国的文件当中,也表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迈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步。2002年9月16日至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以“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反映”为主题的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呼吁在全球化形势下,共同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明多样化。2003年10月17日召开的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为了在国际社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了首批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位居其中。2003年11月又宣布了第二批28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榜上有名。2005年,中国申报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又入选第三批共43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显示了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性活动的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www.xing528.com)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曾遭到过种种破坏;伴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冲击和环境恶化的威胁,民间文学艺术、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等无形文化遗产的损毁、流失速度也正在加快。面对国内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流变、濒临消失的危险情况,政府非常重视联合国启动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有关部门提出要“从抢救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高度,重视申报工作”,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全面部署。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主,但有效的保护离不开合理的利用,在利用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传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