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十营呼吸法:古人的慢呼吸养生秘籍

五十营呼吸法:古人的慢呼吸养生秘籍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除去以上的六个关键点,《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还藏着一种很特别的养生术——慢呼吸养生法,也叫“五十营呼吸法”。这就是说要用深长而缓慢的呼吸方式去呼吸,经过换算,一呼一吸合计6.4秒,这是古人呼吸养生的最佳节奏。其实慢呼吸、慢运动,把一切放慢,也可以理解为消耗速度变慢,进入了慢节奏的生命状态,最终也就达到了慢衰老。

除去以上的六个关键点,《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还藏着一种很特别的养生术——慢呼吸养生法,也叫“五十营呼吸法”。

它倡导的是人要根据“五十营”来调节自身呼吸的节奏。五十营是指经脉之气在人体内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一个昼夜循环全身五十周。这就是说要用深长而缓慢的呼吸方式去呼吸,经过换算,一呼一吸合计6.4秒,这是古人呼吸养生的最佳节奏。

慢呼吸养生要做到四个字:深、长、匀、细。深,是深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头;长,时间要拉长、放慢;匀,匀称;细,就是细微,不能过于猛烈。有意识地对此加以练习,争取往6.4秒上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还能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部循环,改善腹腔血液的循环等。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是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

其实慢呼吸、慢运动,把一切放慢,也可以理解为消耗速度变慢,进入了慢节奏的生命状态,最终也就达到了慢衰老。人的衰老速度变慢,健康回归,生命质量提高的同时寿数自然也就增长了。

那么,除了降低消耗,慢运动的意义还体现在哪儿呢?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运动对于生命的意义谈起。(www.xing528.com)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意思是说,物体的新生是从化而来,物体到极点是由变而成,变和化的互相斗争与转化,是成败的根本原因。四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这样一部中医典籍里就已肯定了物质世界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动而不息,生生化化,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与特征。《吕氏春秋》中也曾以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了运动的身体不易衰老。

可为什么必须是适度的慢运动呢?《黄帝内经》里也有答案。

除上文提及的“和于术数”“不妄作劳”的观点,《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还有过劳会损伤筋骨、气血、肺腑的说法,正所谓“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又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正是俗话说的五劳所伤。

所以说,运动过量且过劳正是过犹不及的,不但达不到保健养寿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运动伤害,危及健康。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譬如按摩、气功、太极拳、五禽戏等慢运动,又有“形要小劳之”的说法,也充分佐证了适度的慢运动对于健康长寿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五千年文明,古人跨越历史长河,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总结,要传承给后来者的养寿之秘正是——静以养神,动以养行,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