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生活的妙方:内心平稳的不知不觉慢运动

慢生活的妙方:内心平稳的不知不觉慢运动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来说,慢运动的强度小、对抗性弱,受伤概率低。实际上,即使对于那些想以健身来塑造体形的爱美人士来说,慢运动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和依靠的健身方式。慢运动的减压功能主要体现在有益于我们的心理调节上。所以,表面上看来,慢运动适合老年人的体质状态,但实际上,它更适合年轻人的心理调节。

慢生活的妙方:内心平稳的不知不觉慢运动

为了缓解由于快节奏生活而导致的个人紧张情绪,古人已经创造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松弛方式,如西方的静默祈祷法、东方的印度瑜伽术、日本的坐禅术和我国的气功太极拳等。

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学习瑜伽或者气功,清空自己的思绪,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可适当小跑,做有氧活动,让身体和情绪慢下来。

现在的节奏太快,我们都有点累了,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让身体可以随时随地加速。

“慢”是“快”的基础,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定位,才能够不迷失自己,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动作舒缓的太极拳、悠闲自在的散步运动健身方式一度是老年人的专属。但近些年来,这些慢运动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在快节奏、大压力的生活环境下,享受慢运动逐渐成为各年龄层人群的生活新风尚。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节奏生活,让很多人觉得身心疲惫,尤其是职场人士,他们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始终处于快节奏中,而这也正是造成身心压力的根源之一。也正因如此,运动减压逐渐流行。对很多人来说,高强度、快节奏的健身房训练,不但没能让人很好放松,反而因为越发疲惫而产生了强烈的副作用。与之对应,舒缓、慢节奏的运动的减压放松效果却一再被证明。

慢运动是指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健身操等,也包括运动量很小但有益身心的体育娱乐项目,如钓鱼、下棋等。与激烈的体育锻炼方式相比,这类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高。通常来说,慢运动的强度小、对抗性弱,受伤概率低。尤其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若进行剧烈运动,极易造成身体损伤,因为如果锻炼的强度太大,他们的心肺会受不了;而若对抗性太强,他们的关节、肌肉又受不了。(www.xing528.com)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般剧烈运动一次后身体各器官可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到常态,而进行慢运动则完全没有这种担忧。相对于专门的健身锻炼来说,很多慢运动都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早上晨练、晚间散步以及平时遛狗、买菜、做饭、拖地……当这些都成为生活习惯时,长期坚持下去自然就不成问题。

慢运动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英国《每日邮报》曾经报道,丹麦研究人员用了十二年时间跟踪研究了一千零九十八名健康跑步者和四百一十三名健康但没有锻炼习惯的成年人,结果显示,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患血栓的概率与不锻炼者差不多,而常进行不剧烈运动的人的死亡率则最低。

实际上,即使对于那些想以健身来塑造体形的爱美人士来说,慢运动也是他们可以选择和依靠的健身方式。2016年,维秘超模卡莉·克劳斯曾表示,用拉力带完成缓慢而有控制的训练是她塑造完美身材的秘诀。运动专家亚当·扎克曼在其推出的新书《每周一次慢运动健身革命》中也指出,每周只要二十分钟高强度的慢运动就可以塑造优美体形。

很多心理学家都指出,长期快节奏生活会导致人体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它们通过动脉传遍全身,使感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等出现紧张反应。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噩梦频繁、焦虑、工作中失误增多等现象。而不少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都市人,也因为平时接连不断的应酬和繁忙的工作,使身心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从而产生种种快节奏综合征。

慢运动的减压功能主要体现在有益于我们的心理调节上。大多数人都明白,健身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同时还得兼顾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调适。诸如下棋、钓鱼等休闲活动,就是典型的兼顾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项目。而太极拳、瑜伽等舒缓的运动也能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所以,表面上看来,慢运动适合老年人的体质状态,但实际上,它更适合年轻人的心理调节。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慢运动适合中老年人也适合年轻人,但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以慢运动彻底代替其他运动。在坚持进行慢运动的同时,中老年人也应进行一些力量训练,除锻炼心肺、体格外,反应力、平衡性、柔韧性、控制力的练习也不能忽略,而年轻人也需要一些激烈对抗项目的刺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