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境内有3 300 多个非政府组织(NGOs)[89],这些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影响柬埔寨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改进当地生存环境,如饮水质量、医疗卫生条件等,促进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如支持教育发展、建言问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0]。由于柬埔寨人力和财力的不足,NGOs 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环保类的NGOs,他们带来的资金和人力能够缓解这一问题,因此环保类NGOs 在柬埔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很多工程建设项目都可以看到环保类NGOs 的身影[91]。在这些NGOs 中,有很多都是来自欧美国家的组织,基于教育和法律体系的影响,他们对环保的要求和评价往往依据的是其本国的标准,而中国一些企业则更多依据的是自己的标准或当地标准。同时,这些环保类的NGOs,也会将欧美一些企业的环保标准和中国企业的做法进行对比,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环保问题上处于被动地位。
同时,与其他国内的企业不同,中国企业不擅长与NGOs 打交道,这一方面固然出于对柬埔寨政府部门的信任,但另一方面却源于公关应对能力比较弱。除了自己印制宣传或活动的小册子外,这些NGOs 会经常召开一些研讨会,对一些具有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评议[92]。以之前的甘再水电站为例,很多NGOs和当地学者都非常关注中资企业的环保行为,甚至将法律条款逐一筛选,以发现中资企业的问题。它们依据自身的价值和角度,往往从很笼统的法律规定解读出中资企业环保方面的负面问题。(www.xing528.com)
基于环保类NGOs 在柬埔寨的地位,以及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应对能力的不足,结合《草案》对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规定,中资企业应严格遵守环评法律,避免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条款上授人以柄。同时,要化被动为主动,改变之前拒绝与NGOs 沟通的做法,积极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在投资项目调研初期,要发挥NGOs 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枢纽作用,可以邀请一些NGOs 进行座谈和讨论,对于NGOs 提出的问题和关切,要及早进行梳理,将其作为环评事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NGOs 的较早介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可以节省问题解决的成本,也可以体现出中资企业对当地民生和环保问题的重视,体现出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环境责任感。针对环评中要求的公众参与和信息披露,中资企业也应经过筛选,可以邀请一些NGOs 加入,扩大项目建设在环保方面宣传力度。同时,针对NGOs 和当地民众的一些重大关切,除了向政府部门通报外,还应积极组织新闻发布会,向一些NGOs 通报和解释,以避免误解或出现以谣言淹没真相的情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