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背景和童年经历,在青春期到来之际,不可避免要面对和解决童年冲突,树立个人意识,祈求脱离父母走向独立,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正因为此,青春期是个性化的,也是特殊的。
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因为上述的一系列过程是一次重组,孩子在这个期间会更新认知,逐渐学习从孩童的角色过渡到成人角色,整个重组过程会持续到成年,涉及学习全新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为日后人生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奠定基础。
正因为青春期特殊,且是人生的关键转折,因而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显得更加重要。孩子开始有独立的意识,却还尚未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老师和家长的作用,即是帮助他们完成分化,成长为一个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意志的、成熟的独立个体。
任务和责任是艰巨的,实践的道路也是一波三折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总少不了有“束手无策”的瞬间。他们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状况,过往的那些教育方式开始渐渐失效,甚至连沟通都变得艰难,你告诉他不该怎么做,他却偏偏要那样做;你担心他会走弯路,他却嫌你灌输太多,不肯给他空间和自由。
要走近青春期的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就要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的阶段,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视角去帮他们做决定,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经验。我们需要做的,是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规避那些不安全的因素,规避危及生命安全的选择,让他们在安全的条件下,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探索他在人生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他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复杂而繁多,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认知。然而,有认知并不意味着真的懂了,也不代表可以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就好比,在给孩子讲述一些道理时,他们会说:“我听过”“我知道”,可是他们真的懂了吗?
有句话说得好:“不曾经历,怎会懂得?”我教过的不少学生,如今碰面总是感慨:“老师,您说当年我怎么就不明白,我真的是在给自己学习呢?”很多道理,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冲刷,才能澄清出真相的,所以很多孩子貌似是懂了道理,实则并未真的理解和明白。
我们一直强调,说教的效用是有限的,它所能传递的能量不及亲身体验的5%。所以,在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应当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一件事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否则,很多东西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不能真正地在心里扎根。
那么,如何做好青春期教育呢?我想,还要回归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关系!任何教育都要从关系入手,这是教育之道。如果没有关系作为支撑,任何教育方法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就青春期教育的问题,我总结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心理力量>实际能力(www.xing528.com)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却忽略了要不要解决孩子心理力量的问题?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和状态去应对问题?
第二、融洽关系>一切问题
有句话说:“因为有关系,所以没关系;因为没关系,所以有关系。”仔细回味,会发现这句话里饱含着理解、尊重、包容和爱。如果和孩子的关系构建得很好,那么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成为问题。当孩子感受到了那份尊重和理解,即便有一些矛盾和争吵,这份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纽带。如果彼此之间的关系很糟糕,那么一点儿小事都变得有关系,甚至引发一场激烈的“战争”。所以,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力量,也决定了问题能否解决,只要关系没有问题,那么问题也不再是问题。
第三、真实体验>反复说教
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体验式营销”,没有导购反复向我们强调产品多么好,一切都靠自己去感受,这种体验式消费让我们感到更舒服。其实,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青春期教育。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反复讲述大道理,对其进行说教,并无法让他真正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只有他们切身体验过,那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安全的条件下,应当多给孩子游戏式体验,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
上述这几点,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说到底,青春期教育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共情,没有太多所谓可操作的落地技术,因为我们说过,关系大于一切。理解与共情是构建关系的要点,也是以道驭术的关键。身为老师或家长,不是指点着孩子走过青春期,而应是陪他们一起走过青春期,两者的角色不一样的,状态和结果自然也是大相径庭。
北京四中璞瑅学校执行校长徐加胜博士,曾就青春期的问题做过一个系列专题讲座,名为“青春三论”,我觉得内容非常精彩。我对讲座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在后面的章节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与此同时,对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问题,我在最后的三个小节中,选取了北京四中璞瑅学校孙秀林老师的两个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典型案例。其中的某些情节,可能会让不少教育同仁感觉似曾相识。当然,我也相信,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智慧,但万变不离其宗,透过这三个案例,也是想传递出“理解”与“共情”是处理问题的基调。
希望以下的这些内容,能够给各位教育同仁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