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璞瑅学校的孙秀林老师,曾经处理过一个和“小团体”有关的案例,她把整个过程及其细节都记录了下来,相信可以为教育同仁们提供一些启迪和思路。
六年级时,我所任教的班级经历了一次拆班重组,班里男生的人数一下子多了起来。经过前期的磨合、交流,又因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许多原本来自不同班级的男生也发展成了要好的哥们儿。
小A、小B和小C三个男生就是这样一组打不垮、拆不散,走到哪儿都“粘”在一起的“铁三角”。可是这三个男孩儿如果只是聊聊闲天,一起约着放学回家后打打游戏也没关系,还算得上是志趣相投,也是一份难得的友谊。可这几个孩子偏偏约着一起在科任课上的出怪相,课上聊天不听讲,常常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他们并不担心老师的反应,反而因为自己的举动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关注而感到满足。每周总有几节科任课下课后,老师把三个男生送到我这里,数落着他们在课上种种违反纪律的表现,要我这个班主任老师协助进行批评教育。
这三名学生倒是很讲哥儿们义气,有错一起认,问题一起扛,可改正错误的行动就没这么痛快了。常常是前一天刚刚解决完他们的问题,过两天又故态萌生了。(www.xing528.com)
面对这样相互进行消极影响的小团体,老师们常常从外部入手,要么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去关注、教育;要么限制他们之间的交往,鼓励他们和别的同学交朋友,试图以外力“瓦解”他们。
然而,我并不太认同这样的形式,三个男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萌生,外界强制的干预不但不会瓦解他们,反而会激发逆反心理,激化矛盾。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要破坏他们的友谊,而是要引导他们的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开始思考、设计我的教育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