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不能挑拨学生家庭关系

教师不能挑拨学生家庭关系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个“核心人物”不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而是那个在孩子内心里有足够分量、有一定心理牵制力的人,与孩子的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与他长期生活在一起且心理关系很亲近的人,并且得到了这位核心人物的理解与信任,与之在教育观点上达成一致,那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促使孩子发生正向的转变。教师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在无意间成为学生家庭关系的“挑拨者”。

教师不能挑拨学生家庭关系

关于家校合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我们都很清楚,教学质量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还取决于教师的沟通能力,而家校合作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沟通。然而,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好,消除矛盾与摩擦,减少误解与分歧,对于不少教师而言,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挑战。

当孩子在校园里出现某方面的行为问题时,教师肯定是需要向家长反映情况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在许多孩子都生于“4+2”的家庭中,即孩子的父母都是独生子,上面有四位老人,六位家长共同关注着一个孩子。

这意味着什么呢?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后,我们要面对的沟通对象,不是一个人(孩子本身),也不是三个人(孩子及其父母),而是七个人(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想象一下,1:7的沟通难度有多大,有多复杂?

王宗(Anita)老师跟我分享过一个个案:有个幼儿园在读的小女孩,从某天开始,突然出现了奇怪的行为表现:无论上课下课,都只保持站立的姿势,问什么也不说。碰到这样棘手的情况,老师赶紧通知家长。家长见到孩子这样的状况,也是心急如焚,就想到了找心理咨询师获得专业性的帮助。

结果,咨询当天,来求助的不只是孩子及其父母,连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都走进了咨询室。咨询师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父母近期正在讨论离婚的事宜,且双方的老人也牵涉其中……然后,咨询室里就上演了这样一幕:父母开始争吵,相互指责,认为都是对方的错;紧接着,双方老人也掺和进来,都向着自己的子女说话,咨询室里乱成了一团。

我们不难推测,在咨询室里发生的这一幕,在家庭中很有可能已经上演过多次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只是孩子年龄尚小,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感受和想法,最后呈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行为的异常。(www.xing528.com)

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到这样一个个案呢?其实,就是想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一个孩子的身后,站着的可能是六位家长,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跟几位家长打交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家校沟通如何开展?如果家长意见不统一,是否要逐一去解释?如何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提高家校沟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要处理这一问题,有一点至关重要:当我们就孩子的某种问题向家长反馈时,一定要“选好”沟通对象,争取到家庭中核心人物的信任与支持。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个“核心人物”不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而是那个在孩子内心里有足够分量、有一定心理牵制力的人,与孩子的关系非常亲密的人。

李玫瑾教授曾经讲过,依恋情感是具有牵制力量的,这种力量也被称为“心理资本”。她提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例子,溥仪从小喜欢恶作剧,周围人都拿他没办法,唯独乳母说的话他能听进去。这就诠释了一个事实,只有孩子心理上依恋的人,对他才有控制力。

有些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贸然把孩子在校的一些不太理想的表现反馈给父母,情急的父母可能会指责孩子,继而让亲子关系变得更疏远;就算不是指责,而是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也未必会听,他们可能会想:你平时都不管我,现在凭什么管我?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心里会对老师有意见,认为老师只会“告状”。

当孩子信任一个人,与之关系亲密,才愿意听他/她说的话。如果我们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与他长期生活在一起且心理关系很亲近的人,并且得到了这位核心人物的理解与信任,与之在教育观点上达成一致,那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促使孩子发生正向的转变。

家校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在无意间成为学生家庭关系的“挑拨者”。每个教师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问题,都是出于诚挚与责任,可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让对方的亲子关系变得疏远或僵化,或者因孩子家庭内部教育观念不统一产生争执,陷入一个无限而低效沟通的怪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