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背负着由于变化带来的压力与焦虑。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多年前那种过分关注教学、弱化教育功能的方式,俨然已不合时宜了,屡屡爆出的高分低能现象,“钱学森之问”的拷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等,都在对教育提出全新的挑战。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务必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究竟是什么?它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在?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我们这本书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主旨与核心。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角色,连接着家庭、学校与社会。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人的地方。何谓育人?不是强硬地灌输理念,不是直截了当地批评,当孩子出现了某些行为上的问题时,简单粗暴的打骂式教育,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继而强化不好的行为;语重心长讲述大道理的教育,孩子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被理解。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影响式的引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 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先要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用我的真诚去打动你,用我的信任去鼓励你,用我的理解去关爱你……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会用到一些专业性的技巧,但重要的是,调动自己内在的情感,用自身的人格去工作,对学生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让他们由衷地感受到被信任,从而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相信自己有改变的可能,并带着重建的内在信念,打破旧有的模式,继续往后的人生。
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即社会情感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身体、心智和情感的共同进步,而情感更是人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时代与教育的需要。因此,对教师进行社会情感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个人的思想理念和教学技能,运用结构化的课程为学生传授社会情感学习技能,就成了势在必行的选择。(www.xing528.com)
庆幸的是,我们已经踏上了这条学习与实践之路。
这要得益于北京心晨曦教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王宗(Anita)老师,她是中国社科教育培训中心开展的“社会情感课程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在对北京四中璞瑅学校进行“社会情感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她对北京四中璞瑅学校正在践行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正式邀请夏洁校长、我和孙秀林老师,共同担任专家组成员,以北京四中璞瑅学校为试点,以青年教师孙秀林在职业之路上的成长为个案,共同进行“社会情感课程研究”。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对北京四中璞瑅学校的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而言,都是一件幸运之事。我们一直强调,学校发展,教师先行。教师是学生情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引导者、助推者和实践者。想要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先是一名践行者,成为学生的榜样示范,以一个灵魂来唤醒另一个灵魂。
对社会情感学习了解得越多,掌握得越多,我们愈发明显地感受到它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助推力和影响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尽管形状大小不一,却都蕴藏着饱满的生命力;而教师就是一束光,当我们照见了那颗种子,给了适宜它生存的温度和热量,无须刻意去做更多,种子自会努力地向上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