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和有关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数学来源于生活,把少数民族数学文化中蕴含的生动直观的数学元素有效地融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课堂,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质量。找准少数民族数学文化中数学元素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契合点,使它为数学的各个领域知识点的教学做出贡献。
纳西族数学文化挖掘的时间虽短,但像其他民族一样,其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元素同样绚丽多彩。纳西族数学文化不仅仅在建筑、服饰、历法、占卜、日常生活等方面有所体现,在其他方面还有许多数学文化等待被开发和利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的数学课堂上,应注重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结合服饰、建筑、历法等中的几何图形、几何变换、数字崇拜等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去传播数学知识,这样,少数民族学生会受到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共鸣,逐步体会到数学文化。(www.xing528.com)
本章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数学文化为例,以提高小学数学的十大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出发点,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划分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编制教学案例,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工作者参与进来,编写更多经典的数学文化教学案例,充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例,促进数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编写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有效读物。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数学情境教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挖掘少数民族的数学文化,并将其植根于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中,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质量。类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任重而道远,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挖掘、研究并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