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念和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当前在各地开展的国地税合作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思想放不开,心态跟不上等问题,不仅造成合作工作上热下冷,合作项目开展不全面,合作工作进度缓慢的局面,而且阻碍了合作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国地税合作开展得好的地方,往往都是合作认识统一,合作意愿强烈,国地税双方都能够积极协商合作事宜,而合作开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大部分原因都在于重视和认识不够,合作意见分歧,合作动作缺乏。如一些地方每年召开的国地税合作联席工作会议仅有一到两次,开展的合作项目连合作规范规定的51个项目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国地税合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往往是合作意识较强,工作主动性较高的单位,如全国百佳县级国地税合作示范区的百色市平果县,2016年共召开国地税联席工作会议8次,除全面开展51个规定合作项目外,还增加18个创新合作项目。2017年全区推荐参评全国市级国地税合作示范区之一的百色市,1—10月全市共召开市级国地税联席工作会议10次,各类国地税合作专题工作推进会、小组碰头会及联合工作督查10余次,推进规定项目外开展的创新性合作项目也达到了5个。
2.团结协作意识不强。国地税合作涉及多个部门,有的部门积极推动,有的部门认为此事与本部门关系不大,没有可合作的事项或是可合作的空间不大,再加上激励机制没有及时跟进,造成了合作热情不高,等待观望,上级不催不动,推托拖延甚至消极怠工等情形。(www.xing528.com)
3.合作的心态不平衡。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广后,国税部门工作量增加,而在开展“双代”业务、合作征税、一窗通办后,国税和地税部门互相委托代办业务均有所增加,部分地区国地税人员片面认为国地税合作是帮对方做事,而且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还要承担执法风险,导致国地税合作工作关系难协调,工作措施难落实,工作无法推进到位,严重影响上级相关工作的部署和进展。
4.合作存在畏难情绪。当前国税、地税组织机构、岗位设置、系统运作、税收管理和税务自由裁量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国地税合作的配套机制尚未健全,一些地方对加强国地税深度合作存在疑虑,担心国地税合作可能会产生税收执法风险和管理问题,故而畏首畏尾,遇难就退,宁可等待观望也不愿当排头兵,出头鸟,影响国地税合作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