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程式规范和扎实的基础功夫是戏曲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段。把舞台上的一切行动纳入戏曲艺术的韵律之中,做到“有法依法”。但是,有时在局部行动的处理上,也有不守法的现象。表现如下。
(一)有始无终,顾前没后
比较典型的是捋线尾子式,不管旦行中哪一工,在做这个动作时,只做一半(只有开始,没有结尾),杜绝做全。再如,运臂时手和眼的配合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倒手、掏手,只看上不看下,就是说只看上半圈,不管下半圈。更有甚者,有时都到了不接不送的地步。划膀中的后划膀运动,划膀一周应360°。眼睛只看第二个90°,不是一般所理解的眼随手行要送到家,没有。在前后关系上,有时也是顾前不顾后。除了前面提到的“上下楼”提裙子一式之外,旦行上场时,用双手从身前向两侧系腰带也是这样,只管前腰,不管后腰。这些动作表演时要追求艺术上的逼真,做一半或管一面。这样做,反倒是合乎戏曲艺术反映生活时总的行动规范。
(二)似像非像,点到而已
花旦(穿裙袄,短打扮)上场式,所做的一套整装表演。如,提衣领的动作,双手心向外,手指根本没有提衣领;双手拽衣角时只是双手捏衣角,没有向下拉,只是上身向左右微微摆动两下;再就是蹲身提鞋子,手没有真摸着鞋子,只是趁做提鞋的动势,膀子上提,腰随着提闪,稍一动肩就行了。这部分身段表演动作,主要是看面部表情、腰里的劲头儿。动作与生活相似多少是次要的,但做的感觉必须真实可信。以上:这些细小的身段表演活动,都是为了表现古代女子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这是礼节性的活动,它经常是在一种“下意识”中进行,也反映出古代女子的一种审美心理。无论是带实物或不带实物表演,都是用虚拟的手法进行表演,都要拿握在似与不似的状态中进行活动。
(三)虚晃一招,化有为无(www.xing528.com)
一套花旦出场的整装动作,通过展容、提领、捋线尾、拽衣角等动作把古代女子的整装活动描绘得细致而好看。这套表演活动由三种动作成分所组成。
(1)情节性动作:提领、捋线尾、拽衣角等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演员在干什么。
(2)情绪性动作:抚鬓、看裙等活动,如果单独做,其用意不是很清楚,但把它们和上下情节连起来,就说明问题了。
(3)装饰性动作:展容一式,从现在的表演来看,似乎它没有什么规则。以上三种动作,有的仍保留着生活的原貌,有的和生活有一定距离,有的则面目全非了。比如,展容一式,它源于生活中的掀门窗。过去老式家庭几代同堂居住一起,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除院门和堂屋(客厅)以外,一般住房都挂一个布门帘,比较方便。当时的妇女做家务活,出出进进养成掀门帘的习惯。花旦出场的第一个造型舞姿,就是由此而来。现在是高楼单元,家庭分居,不太注意门帘的作用。像掀帘子这样一个动作,离现实生活模式较远,再加上学戏时只是照葫芦画瓢,根本不理解,长期不知道这是做什么,可又在经常做,做好看了就行,久而久之,就成了虚晃一招,剩下一个美丽的空壳。仅从掀门帘一式来看,不是它没有来历,是我们不知道。今天研究它,是为了更好地向戏曲界的先辈们学习,了解他们是怎样观察社会,从当时的生活中索取素材,按照戏曲艺术特有的美学原则,把它加以融化,创造出一整套具有高度技术技巧和有严密组织的程式表演动作,流传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