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金钱板研究:金钱板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四川金钱板研究:金钱板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改革的理论依据依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鉴于以上谈到的几点,对四川金钱板将来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川金钱板研究:金钱板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众所周知,戏曲文化赖以立身的根本,在于凭借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高级艺术元素来反映社会生活和变迁,走向未来的使命仍然在于表现时代。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改变、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文化价值也有所变易,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更多的认可,个性价值得以确认等,这些变化的因素也含藏在许多剧本当中。换句话说,过去的所谓定势审美心理已经逐渐被现在多色彩、多层次的多元格局的社会生活所打破。金钱板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要适应当代观众审美心理的复杂化和深入化,也可以理解为:对作品内涵深层次的揭示和开发。传统戏曲具有丰厚的艺术传统和精深博大的表现体系,其不仅蕴含着浓郁的韵味、强烈的艺术魅力和高度的技术性能,尤其在表现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感情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独特的艺术功能,这也是其审美价值体现之一。我们必须认识到,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文化,也会有时代的局限,要求其完全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说戏曲发展的现代化是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开始。对金钱板发展来说,它的现代化不是西洋化,也不是脱离传统,更不是别出心裁地另起炉灶,而是首先立足于继承和发展其优秀传统,充分运用各种流派、各种曲艺乃至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手法和有益的表现形式,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传统的美学表现体系同现代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谐地结合起来,真正去表现出时代的伟大,反映出时代的精神。

改革历来都是一项艰难的事情,戏曲艺术的改革是如此,金钱板的改革也是如此。通常来说,艺术领域的习惯思考和传统意识一向都是特别顽强的,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改革初期尤为艰难,许多有才华、有志向的人才都因为承受不了习惯思维的责难和传统意识的阻力而退避三舍、改弦易辙,甚至放弃,这一点只有身在其中的工作者才深有体会。这些改革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反馈,需要非凡的毅力,而且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尽管如此,改革的理论依据依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这既是对立的两极,又统一于演化和创新。《现代戏曲的崛起》(《戏剧艺术》1988年01期)一文中有论述:“由于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的变化,改变了戏曲艺术的性质,使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以现代戏曲的崭新面貌出现。传统戏曲属于古代艺术范畴,而以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为标志的现代戏曲,则属于现代艺术范畴,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戏曲。”尽管理论尚不够明确,甚至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在概念上和理论上都没有完全独立的地位,对其总结和研究还不够充分和系统,但是这已经开始推动曲艺的发展,已经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金钱板作为独立的曲种在四川地区广为流行,大概是在清光绪年间。这与清代几类曲论著作的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戏曲创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明末的余势,而且此时文人的创作经验也已经达到纯熟阶段,大量文人投入这一领域,创作热情高涨,大量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其中最著名的两部当属《长生殿》和《桃花扇》,这是戏剧史上的优秀作品。由于种种历史因素,这两部作品虽然各有各的风格,但都展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特征。《长生殿》和《桃花扇》都引起了文字祸,这对后来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乾隆时期,经历了传奇创作的最高峰之后,中国的戏曲开始进入由艺人主导的阶段,而此时的剧本创作意识逐渐淡漠,在许多情况下直接性的舞台创作发挥了巨大作用,案头创作阶段被忽视或者直接跨越了,这个现象使中国戏曲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清初所创作的作品多带有悲凉哀感的情绪和抑郁愁苦的色彩。宫廷大戏是清代的一大特色,它们基本是展示各种祥瑞,呈现热闹红火气氛的仪式戏,实际内容并不多。这一大景观的存在和演出实践,却为后来各个地方戏的崛起提供了广泛的来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果把清代各种地方戏的剧目集中起来,我们可以发现:其一,其内容的时间跨度非常久远,即从上古一直延续到现代;其二,所含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庞杂纷繁,即它几乎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有传说、神话、历史、民间逸事,其类别纵横连贯、雅俗具存,林林总总,蔚为大观,足可称为奇妙而特殊的文化遗产。普通百姓的文化知识、民俗知识和历史知识大多来源于此。这些都为民间兴起的各地方曲艺和文化提供了必要的肥沃土壤,也可以说是像四川金钱板这样的文化载体得以孕育的隐性基础。当时民间丰富的文化遗产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时的审美意识;或者可以试着上升到理论的角度讲:曲艺艺术的发展和当时时代的审美意识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二者在民族文化的框架之内得到统一。

鉴于以上谈到的几点,对四川金钱板将来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金钱板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之一,要将这门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并将其发展、推广起来。那么,针对当下严峻的形势,如何有效地抢救和保护这门民间传统艺术?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具体实施建议可供参考。第一,整理分类现存的唱段、唱词等文本资料,以备将来之用。召集众多专家和工作人员,广泛地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和收集资料。对老艺人进行走访和记录珍贵的材料时不我待,尤其要抓紧时间搜集、整理他们口口相传而无文字文本的那些金钱板唱段。第二,需要建立保护工作专项资金,这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支持和帮助,长期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把专家搜集后系统整理完成的各种金钱板材料制定成相关的书册以及音像制品等资料,并公开发行流通,以让更多观众和爱好者能够广泛接触和学习。第三,需要扩大和加强队伍建设,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方面,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来做培养和教学工作,大量培养金钱板的后备力量。教师可以从各曲艺团体中选拔资历老、表演素质高、有丰富经验的资深艺人担任。另一个方面是学员的培养,可以首先由各曲艺团体带头招收培养新学员,以解决传承上的后顾之忧。第四,要加强对四川金钱板的宣传、说明及简单教学,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教唱金钱板表演的教学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初步学习金钱板表演;还可以选一些特定日期作为金钱板活动日,让民众更容易接触和了解这门艺术。第五,不断创作新曲目,需要艺人们或者专家多编写一些反映社会发展、适合各个不同年龄层传唱的新曲目,要敢于创新,善于吸收采纳或者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以期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第六,要将表演活动与宣传活动相结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曲艺艺术的交流活动,也要鼓励与不同曲种之间的交流学习,培养和激发对金钱板的兴趣,深入思考其艺术内涵。第七,要对诸多传统、经典曲目进行系统的整理,经常组织练习实践,并能够定期上演,这样既能够定期将艺术展示给观众,又能增强演员的兴趣和自信心,并增加表演经验。第八,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艺术节等活动,在活动中恰当地展示金钱板的魅力和特征。第九,要开拓一些以金钱板为主题的延伸艺术,比如制作一些以金钱板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第十,要适当做一些横向结合,比如与旅游相结合,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比如宽窄巷子等地)的茶馆定期安排艺人表演。

金钱板形式的革新或者说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比如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的上演就是一大发展,令人耳目一新。整个剧本故事讲述了1937年至194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优秀共产党员、负责军事统战工作的原四川军事委员会委员、地下党员车耀先在成都“努力餐”和《大声》周刊总编辑为依托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后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迫害,牺牲于渣滓洞松坡林。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的说书人是罗世忠,金钱板的领板是罗大春,整个演唱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这为金钱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值得深思。

在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金钱板的传承和保护更需借助新技术、高科技的手段。不但要注重艺术自身传承和发展,而且要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例如尝试对金钱板建立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体系,也是一条有价值的新路子。

以上建议和策略的目的都是力图从各个方面扩大金钱板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形势下提高金钱板的潜在价值。尤其在我们了解了金钱板自身的魅力以及面临的种种实际困难以后,我们更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切实抢救和保护具有四川特色的艺术形式,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笔者希望不要再出现街头许多四川人对什么是金钱板一无所知的尴尬场面,让这个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绽放出它独特的光彩。

图8-1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剧照(钟婷婷 摄影)(www.xing528.com)

图8-2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剧照(钟婷婷 摄影)

图8-3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部分演员谢幕合影(钟婷婷 摄影)

图8-4 本书作者与张徐先生(在剧中饰车耀先同志)合影(付兵老师 摄影)

图8-5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节目单(钟婷婷 拍摄)

图8-6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节目单(钟婷婷 拍摄)

图8-7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节目单(钟婷婷 拍摄)

图8-8 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节目单(钟婷婷 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