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板与茶馆文化关系密切,蜀地茶馆文化对金钱板有促进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众多金钱板艺人都过着流浪的生活;由于过去大的历史背景影响,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低下,所以没有资格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来献艺,很多时候艺人们只能在当地的城市以及乡镇等贫民聚集的地方演唱,比如在街头、集市、码头、扯谎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艺人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这些金钱板艺人便由街头巷尾的叫唱逐渐转为进入茶馆书场的演唱。不过由于这些艺人生活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非常差的情况,他们要谋生活、养家糊口,所以他们经常以跑江湖的形式穿梭于各个茶馆进行演出,即在一个茶馆唱完后,观众会给一些小钱,他们再到下一个茶馆继续进行表演。所以,茶馆对金钱板艺人们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众多茶馆的存在,才给金钱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展现舞台和机会。
天下茶馆在四川,四川茶馆在成都。在四川,茶馆是重要的地方文化特征标志之一,四川人爱坐茶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稀奇的事情,在四川盆地的中心成都市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成都平原有河流交织于内,被群山环抱在外,自太守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之后,蜀中成都顿时成为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于是在这样滋润的天地里便灌溉出一方乐土,生活中的悠闲与舒适也随之而蔓延生长,成都茶馆就也在这方乐土上繁衍发展起来了,并渐渐具有了一种温婉祥和的秉性。茶馆文化成为巴蜀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曲艺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使曲艺文化得以在茶馆里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四川,茶馆不但是品茗休闲之所,同时也是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社交之地和交易场所。
在四川城乡,茶馆几乎随处可见,在商业繁荣、人口稠密的城市更是如此。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其茶馆的数量在全国堪称榜首。“据清末傅崇矩《成都通览》记载,1909年成都有街巷516条,茶馆454家,近乎条条街巷都有茶馆了;其中当时较为著名的有文庙街的瓯香馆、陕西街的广春阁等等。在1919年,成都的茶馆达到了600家,而在华洋杂处的大都市上海,只有164家茶馆。1935年1月,据成都《新新新闻》报统计,成都的茶馆有599家,每天光顾茶馆的茶客约12万人,而当时成都全市人口不到60万。1941年据成都市政府统计,有茶馆614家。解放前夕,成都百业萧条,但仍有茶馆近600家。”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只有60万的成都,拥有茶馆多达656家,可以说茶馆无处不在,密如繁星。作家黄裳先生早年游览蜀地之时,为四川的茶馆数量之多而惊叹,他记录道:“……入川愈深,茶馆也愈来愈多。到成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成都有那么多街,几乎每条都有两三家茶楼,楼里的人总是满满的。大些的茶楼如春熙路、玉带桥边的几家,都可以坐上几百人,开水壶飞来飞去,总有几十把,热闹可想。这种弘大的规模,恐怕不是别的地方可比……”
造就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四川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得天独厚的茶叶产地;另一方面,茶馆是成都百姓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许多社交活动都是在茶馆里完成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记载,“南安、武阳皆出名茶”,说明两汉时期茶叶已经作为商品上市买卖了,而且两汉时饮茶在中产阶层已相当盛行。汉代文人王褒《僮约》中也有两处记载:“脍鱼包鳖,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捎荷”。“烹茶尽具”说明当时茶已经是一种普遍的饮品,而“武阳买茶”表明当时已经有成熟的、专门经营茶叶的市场,作为茶叶市场的历史至今已延续了两千多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茶经》),根据学者们的考证,产“嘉木”的南方即茶的发祥地,这个南方就是指四川。唐代和宋代是川茶最为辉煌和鼎盛的时代,川茶的年产量曾经高达一千五百万斤,雄踞全国榜首,为此,当时建立了榷茶制度,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也成为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蜀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北宋彭州知州吕陶在给朝廷的一份奏章中写道:“……茶园户人多者,年可以出产三五万斤,少者一二百斤……”,作为百姓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的成都茶馆数量众多,有各种种类和档次,或者简约质朴,或者典雅考究,或者宽敞明亮,或者拥挤狭窄,却都毫无例外、毫无妨碍地成为四川人日常出没和光顾的场所。
伴随着茶馆的出现和兴起,诸多的娱乐文化活动也自然出现。在四川的许多城镇当中,不管是在茶馆还是街头等公共场所,都可以欣赏到像金钱板这种曲艺艺人的表演。六对山人在《锦城竹枝词》中描绘嘉庆年间成都曲艺的盛况道:
清唱洋琴赛出名,
新年杂耍遍蓉城。
淮书一堆莲花落,
都在廖儿《哭五更》。[9]
廖儿是当时有名的说书人,他说的《哭五更》惟妙惟肖、情貌传神,大家都喜欢听,廖儿说书等曲艺繁盛的情景可见一斑。清末民初艺人邢锦生也有两首竹枝词说道:
胡琴听罢又洋琴,
满日生朝客满厅。(www.xing528.com)
把戏相声都觉厌,
差强人意是三星。
萧条市井上初灯,
取次停门顾客疏。
生意数他茶馆好,
满堂人听说评书。[10]
由此可以看出,曲艺文化与众多的茶馆、茶楼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有如此多的茶馆,金钱板艺人们才能够在其中表演,赚取生活费用,得以发展、延续和提升。目前金钱板的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茶馆和街头,而茶馆又是与四川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直到现在,遇到天气晴朗的日子,四川人就会相互邀约呼唤去坐茶馆、晒太阳,这又是极具地方色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实四川人这种悠闲的生活与四川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下九州,九州不同方圆,地分南北,南北各有德行”。有些地方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条件比较艰苦,人们要想生存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而四川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在这样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相对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当中,自然很容易养成闲适安逸的生活习性,而坐茶馆也成为这种习性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是由于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
图5-2 观音阁老茶馆(郭鹏 摄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