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自古就是中华大地上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号称天府之国。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蜀地与中原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早在三千年前便开始了。根据《水经注》第37卷记载,湖北西南部的先民沿长江逆流而上进入四川,后扎根并建立了古巴王国。蜀地古老的乡土文化与荆楚文化、中原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经过沉淀和发展,产生了后来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和深厚的巴蜀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又经历了明清的大移民之后,这种文化的交融、沉淀使得巴蜀文化愈加内涵深邃、内容广泛、风貌无限,显现出更加重要的文化价值。而四川金钱板就是巴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川金钱板简称“金钱板”,它是广泛流行于四川地区的一种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曲种。从戏曲艺术的大范畴上来讲,说唱艺术早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唐宋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政治成熟稳定,城市商业经济和民间农商经济都十分繁荣,人民普遍生活富庶,加之对外开放交流,文化艺术方面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不但艺术形式、艺术内涵和艺术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音乐教育、乐器制作、音乐创作和唱词创作等方面也都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高峰。加之唐玄宗李隆基在“梨园”亲自教授弟子,这些因素都为后世戏曲唱腔、唱词的结构规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可以说,这为后世戏曲唱腔和诸多艺术形式的萌芽和起源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肥沃土壤。
金钱板属于板诵类说唱艺术形式,了解其历史概况对于理解和把握其内容、形式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宋代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艺术得以长足发展,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家庭戏班,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而且各个行业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专业社团组织——“社会”。如相扑艺人组织的社会名为“角牴社”,作乐艺人组织的社会名为“清音社”,讲小说的艺人组织的社会名为“雄辩社”,唱赚艺人组织的社会名为“遏云社”,还有从事剧本写作的社会名为“书会”,等等。特别是说唱艺术,其音乐结构形式、唱词结构和种类都更加丰富,如“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
“鼓子词”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叙事性较强的说唱文艺,它由韵文和散文相杂构成,是在唐代变文的影响下产生的。“鼓子词”可分为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无论是哪种,一个节目中都只以一个词调反复吟唱,其结构比较简单。只唱不说的,例如吕渭老的《圣世鼓子词》,用两首《点绛唇》;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则用十二首《渔家傲》分咏十二月景色。有说有唱的,如赵令畤写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这也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下面摘录之一和之三以供参考。
丽质仙娥生月殿。
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
宋玉墙东流美盼。
乱花深处曾相见。
密意浓欢方有便。
不奈浮名,旋遣轻分散。
最恨多才情太浅。
等闲不念离人怨。
——之一
懊恼娇痴情未惯。
不道看看,役得人肠断。
万语千言都不管。
兰房跬步如天远。(www.xing528.com)
废寝忘餐思想遍。
赖有青鸾,不必凭鱼雁。
密写香笺论缱绻。
春词一纸芳心乱。
——之三
“唱赚”在结构上比“鼓子词”又进一步演化了。它以若干首同宫调的曲子相连缀成为一种多曲体的套曲形式,取代了“鼓子词”的单首曲调反复咏唱的形式。目前仅存的一套南宋唱赚歌词,记录在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这套《圆社市语——圆里圆》唱赚,歌咏的是蹴球之事,“圆社”即“蹴球之社”。全篇有《紫苏丸》《缕缕金》《好女儿》《大夫娘》《好孩儿》《赚》《越恁好》《鹘打兔》和《尾声》。二者不但曲子不同,而且结构也不相同。
“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它是一种用鼓、板和笛伴奏的演唱形式,使用同一宫调的几支曲子组成一个套数来演唱,主要包括“缠令”和“缠达”两种形式。《都城纪胜》中有记载:“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这种形式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生活复杂多样所致,它在表现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的内容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也能达到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唱赚”的形成为“诸宫调”说唱形式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诸宫调”,也叫作诸般宫调,是“唱赚”音乐结构形式发展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因为其内容有唱有说,以唱为主,是由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单元曲调组成的,所以称为诸宫调。“诸宫调”之所以能被各界广泛接受,主要是由于它能使用不同宫调的套曲来铺叙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特征,这不仅拓展了音乐素材和调性转换等艺术手法,也能使乐曲结构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写道:“诸宫调者,小说之支流,而被之以乐曲者也。”《刘知远诸宫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刻本诸宫调,于1907年至1908年在新疆黑水古城被发现,已经残缺不全。宋代的诸宫调作品今已散佚,只能从史料记载中了解一些作品的名目或说唱的内容,如南宋民间艺人张五牛作的《双渐苏卿诸宫调》等。金、元时的诸宫调作品,今存的也只有少数几种,其中《西厢记诸宫调》是唯一完整的一部,作者为金代董解元,故又称《董解元西厢记》。在长亭惜别部分,它使用了六支曲牌和两个宫调,分别为《黄钟宫·出队子》《尾》《仙吕调·点绛唇缠令》《瑞莲儿》《风吹荷叶》《尾》。文字描述离别之伤感、凄美,一咏三叹,文辞哀婉,抒情和写景交融一体,所表现的意境饱堪回味。分别而后又用《仙吕调·赏花时》和《尾》表现张生离蒲西行三十里,日色晚矣,野景堪画;用《越调听·前柳缠令》《蛮牌儿》《山麻鹘》《尾》表现张生投宿于村店;用《南吕宫·应天长》和《尾》表现投宿后辗转难眠的状态:西风怯雨眠难熟,残月窥人酒半醒。变化丰富的宫调,形式和结构的幻变,把整体的戏剧性表现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西厢记诸宫调》语言优美、有说有唱、曲多白少,其所展现的情节更加波澜起伏、曲折多致、引人入胜,使说唱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反映了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
据《梦梁录》记载:“说唱诸宫调,昨汴京有孔三传编成传奇灵怪,入曲说唱;今杭城有……”“诸宫调”北宋时才有。又据《碧鸡漫志》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诸宫调”是孔三传首创的,因为曲词很美,所以受到士大夫的喜爱。孔三传本名并不叫孔三传,他是北宋熙宁、元丰、元祐年间活跃在京城汴梁的一位说唱艺人。据说他因为善说《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所以被称为“孔三传”,他的真名反而被大家忘记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耐得翁《都城纪胜》、王灼《碧鸡漫志》中都提到了他。孔三传是中国戏曲史和曲艺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
“诸宫调”是宋代主要的说唱形式,它吸收当时的大曲、词调和一些民间流传的乐曲加以发展,它最大的特点有两个:第一,灵活多变,音乐性强,不限于使用同一个宫调;第二,不限于曲牌的数量多少,根据情节的需要,可以组成若干或长或短的套数,所以便于说唱长篇故事。这个伟大的创造为后来的戏曲艺术、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金钱板的诞生和发展也是建立在以上诸多基础之上的。它的伴奏乐器由三块竹板组成,分别是面板、底板和打板。三块竹板均长约九市寸,宽约一市寸,厚约五市分。其中,有两块竹板的方孔上镶嵌着古铜钱,因此而得名“金钱板”,其板式图样可参考图1-1。
图1-1 金钱板图样
关于金钱板名称的由来,在众多民间艺人当中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其与战国时孟尝君弃武学文之事有关。孟尝君为了适应长期伏案读书的生活,便命令其童仆使用双剑敲打,以此来讴歌解闷,所以早期的金钱板的形制有一头是类似宝剑的尖头样子,故名叫“金剑板”。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在唐贞观年间,天枢上相转世临凡的丞相魏徵伏案酣睡时,于梦中斩了错降雨露的泾河老龙,后来龙王的魂魄经常去找唐太宗哭冤,把他纠缠得日夜不得安宁,于是太宗皇帝便招魏徵进宫伴驾。魏徵则手持金签,敲击咏诗作赋给唐太宗压惊驱愁。事后在丞相府的琴童也开始学打金签,从此以后便流传开来,名字便叫作“金签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源自《水浒传》,为浪子燕青下山办事过程中所创作。燕青在途中用光了盘缠,只好落地筹办路费,于是他便找来三块竹板,即兴边打边唱以求路人资助。因为伴奏乐器为三块竹板,恰巧暗合天、地、人三才之名,故又得名为“三才板”。再有更久远的一种说法: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战败后,范蠡为振奋士气,鼓舞百姓奋发图强,他自编唱词,左手持双剑击拍,右手挥舞剑鞘,在全国边演边唱。最终民众士气受到巨大鼓舞,之后起兵一举消灭了吴国。在终雪国耻之际,范蠡却选择离国隐居。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纷纷模仿他,便用三块竹板来代替剑与鞘,并以金钱镶嵌于板上。这种演唱形式由此得以保留下来,其后得名曰“金钱板”。[1]
以上几种说法与金钱板名称的来历都有一定关系,并且都基于民间传说。尽管不能将它们作为信史,但是它们却反映出金钱板在不同时期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和民俗文化的一斑。
至于金钱板名称最初的书面记载,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在清朝宣统年间印行的《成都通览》一书中有详细的陈述和插图。在《成都通览》中“成都之游玩杂技”部分绘有一幅当时艺人在街头表演金钱板的插图,图中将金钱板命名为“打连三”(图1-2),就取自其伴奏乐器由三块竹板所组成的意思。[2]金钱板初期的形制是由两块最初被称作“玉子板”的金属板组成,后期演变发展成四块相连的竹板,被称为“莲花板”;在此基础上又在“刮子板”(竹板一侧制成锯齿状的打板,演奏时可发出弹音)形制上最终定型为三块竹板。又因《三字经》中有云,“三才者,天、地、人”,融合此文意之后,民间艺人把这三块竹板称为“三才板”。随着“三才板”的完善、定型以及打板技巧的发展和成熟,艺人们在实践中也不断对金钱板进行改进,如在竹板上雕出空格,嵌上铜钱或金属片,使打板时既有竹板声又有隐隐约约的金属声,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板声的声音效果,使之更加悦耳动听。经过这样的发展并成熟的形制被称为“金钱板”,之后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图1-2 “打连三”(载于《成都通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