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孟达投降,荆州和上庸三郡先后丢失,对刚刚称汉中王的刘备无疑造成了沉重打击,应该说造成这样的局面既有必然也有偶然。
从必然方面说,随着刘备势力近年来的急速膨胀,孙权和曹操都不会坐视不理,尤其是孙权,心态会更为复杂,刘备一直不如他,一度形同于他的附庸,却一再得势,先益州,后汉中,势头如日中天,又在曹操之后第二个称王,赶在了他的前面,孙权的心里既有焦躁和妒忌,也有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机会削弱刘备的势力,孙权一定不会迟疑。
刘备并没有对曹操发动全面进攻的思想准备,汉中虽胜,但并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总体局面,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汉中、荆州两路北攻的基础条件虽然初步具备,但根基还不稳,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更何况,隆中对策中明确了发起军事进攻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敌人内部出现重大问题(待天下有变),也就是要等待时机。所以,从刘备到诸葛亮,对于荆州战役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从偶然方面说,关羽借雨季发动樊城战役,居然一举给曹军以重创,气势如虹,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没有做出充分准备,刘备和诸葛亮也无法突然叫停关羽的行动,更何况益州和荆州之间远隔千山万水,情报和军令传达不及时,而战场形势又瞬息万变,所以一切都只能交给关羽临机决断。
关羽是将才而非帅才,面对后方突然生变的局面,当即乱了阵脚。在那种情况下,回师等于承认失败,应该弃后方于不顾,拼命向正面之敌进行攻击,胜算尚有一半。关羽回军,从此一败再败。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突然发起的战役,在曹操和孙权临时联手,而刘备和诸葛亮又无法掌控战场局面的情况下,关羽的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史书对这场决定三方势力消长的重要战役记载得其实并不详细,尤其是成都方面如何看待这场战役、如何支援和策应关羽的军事行动缺乏记载,因此留下了很多让人想象的空间。
比如,关羽临死前为什么突然向西北方向运动?他兴兵北上,刘备事先知情吗?关羽遇困,刘备为何不派人马来援救?辛辛苦苦打下的荆州眼看就易手了,刘备为什么不发起反击?
一连串的谜团的确让人费解,由此也产生了所谓的“阴谋论”,有人认为马超曾见死不救,也有人认为刘备坐视关羽被消灭是故意的,因为关羽势力膨胀,时常露出骄傲之色,不太服管,所以刘备和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了关羽。
对于这些疑问,需要仔细地去梳理史实进行解答厘清。
比如,关于马超“见死不救”的问题,其实是来自史书的一个误记。
关羽从襄阳前线退到麦城,后来又命丧于临沮,临沮在荆州的西北部,离刘备控制下的上庸等三郡很近。关羽原来打算南下,夺取江陵和公安,后来发现不现实,所以改往西北方向的临沮,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临沮这里还有蜀兵据守,关羽是来与他们会合的。
那么,负责防守这里的蜀军将领是谁呢?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临沮属南郡,此前一直是刘备的地盘,吴军虽已夺取了长江沿岸一些重镇,但临沮此时应当还在蜀军手中。如果细心一些的话,会发现史书上有一条记载,说马超担任平西将军后,驻扎的地点就是临沮(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
蜀汉在边境以及有关重要地区设立了若干个“都督区”,如汉中都督区、永安都督区、庲降都督区等,相当于边防区或前敌指挥部,按这样去理解马超“督临沮”就相当于“临沮前敌指挥部总指挥”。
马超死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也就是关羽死后两年。关羽死于临沮时他仍健在,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是一个“重大发现”:关羽临死之前原来是投奔马超去的,而我们竟然没有看到马超救援关羽的任何记载!
但再仔细去分析,发现又不是这样的。
马超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刘备的(以穷归备),而刘备当时也只想利用他的名气对刘璋集团打心理战,所以不可能让马超马上离开益州到遥远的荆州去。
临沮属荆州,荆州已由关羽镇守,马超来投后很快被刘备拜为平西将军,相当于西部战区司令,而关羽仅为荡寇将军,相当于军长,以关羽的性情,二人不在一起尚内心不忿,如果把他们安排到一起共事谁又领导谁呢?刘备怎会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
马超投奔刘备后还发生了许多事,包括之前提的彭羕事件,说明他其实一直在成都没有远离,根本不可能到临沮当“前敌总指挥”,不仅关羽兵败被杀时不可能,即便刚来投奔时也不可能。(www.xing528.com)
那么,“督临沮”该做何解呢?
这的确很费解,推测起来也许是史书的笔误,比如此处应为“督临邛”,临邛在成都近侧,位于成都西南不远,刘备那时还不可能设个“临邛都督区”,马超从汉中大约也带了少数人来,刘备让他“督临邛”,其实只是让他在那里驻留一段时间。
马超“见死不救”的问题搞清楚了,但还有另一个疑问。
在关羽发动战役的几个月时间内,刘备和诸葛亮并没有任何作为,既没有派一兵一卒前来支援,也没有下达过什么命令,如果还原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之中,这是难以想象和不合常理的,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是刘备和诸葛亮故意的。
问题是,如果真有这种可能,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有人认为其中存在阴谋,诸葛亮是在借刀杀人(诸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关羽是公认的所谓虎臣,易代之后无法控制,但他功劳多而没有什么罪状,如果除掉他不足以让人心服,所以不惜以荆州做代价来除掉关羽。
这种观点未免过于大胆,虽然只是猜测,却影响深远,被后来许多人所相信和采用。按照这个说法,诸葛亮不仅阴险,而且可怕,为了保证易代之后政局顺畅,不惜牺牲荆州为代价将关羽清除。
但这个说法没有多少道理,先不说诸葛亮会不会产生除掉关羽的疯狂念头,退一步说,即使真有这样的想法,他也做不到,因为诸葛亮既不能私自调动关羽发起那么大一场战役,更无法指使孙权在关键时刻做出配合,这场荆州争夺战不是诸葛亮可以左右的。
而且,在诸葛亮的心目中,荆州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隆中对策中诸葛亮早已明确指出,荆州是未来光复汉室大业的两个支点之一,要取得统一中原的胜利,必须在联合孙权的情况下,从汉中和荆州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曹魏。失去荆州,隆中对策就失败了一半,诸葛亮即使担心关羽的存在对未来不利,也不可能拿整个荆州做交易。
况且,还有重要一点,诸葛亮由荆州随刘备入蜀,一同追随的还有大量荆州人士,这些人世代居住在荆州各地,亲属、祖业都在此,荆州丢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将承担巨大的牺牲和痛苦,对此诸葛亮怎能不感同身受?如果这一切出自诸葛亮的设计,为一个关羽放弃整个荆州,那诸葛亮在众人心目中将是一个什么形象?
所以根本不存在借刀杀人,诸葛亮不曾有,刘备也不曾有。
至于战役从开始到结束这几个月时间里成都方面没有大的动作,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是因为益州和荆州间道路阻隔,联系不便,关羽北上后,战场又移向长江以北几百里的襄阳、樊城一带,信息交换一来一去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
二是如前所述,关羽发动此役事先并没有跟刘备、诸葛亮认真商量研究,没有形成战役的整体方案和规划。关羽仓促起事,初期刘备又在由汉中回成都的路上,所以反应不够及时。
三是战役虽然于七月发动,但转折点出现在十月以后,开始关羽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压倒对手,不存在紧急救援的问题。
四是战役成败的关键是孙权的背后一击,当时孙权是联盟,曹操是敌人,孙权的一举一动在荆州的关羽最清楚,而远在益州的刘备和诸葛亮却很难把握和预料。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成都方面救援不及时的问题,这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没有主观故意。
但不管怎么说,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对正在鼎盛时期的刘备集团而言,是一个沉重打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