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践: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贽则提倡“师即友”,师生之间要“学同术、业同方,忧乐同事”,这些主张对于建立民主师生关系有积极意义。[7]中国古代先贤有关师生关系的模式和论述,对于今天我们建构科学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旧式的师道尊严,教师“优位”的现象,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践: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国古代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古代先贤有关师生关系的模式和论述有师爱说、师友说、师道说、功利说、师君说等多种说法。“师爱说”以孔门师生关系为代表,如孔子的学生颜渊所描述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待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论语·子罕》),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仁爱精神与教育价值相互统一的典范。“师友说”以柳宗元李贽为代表人物,柳氏反对师法和师道尊严,主张“交以为师”,师生之间要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李贽则提倡“师即友”,师生之间要“学同术、业同方,忧乐同事”,这些主张对于建立民主师生关系有积极意义。“师道说”以韩愈所倡导的“师即道,道即师”为代表。韩愈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在“道”面前,在真理面前师生平等,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也未必时时、事事正确,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选择师长应不分贵贱长少,以“道之所存”为准。“功利说”以墨子的教育思想为代表,功利说重视师生之间关系的相互性、互利性、双向性,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师君说”以荀子的师论为典型代表。他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7]

中国古代先贤有关师生关系的模式和论述,对于今天我们建构科学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旧式的师道尊严,教师“优位”的现象,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民主,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探索者和学习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代先贤早已指出这是一条教育中的客观规律,教育者不宜始终以道德典范自居,要允许学生当仁不让。所谓平等,即提倡在真理面前师生平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师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发展主体。反过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客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过程中的施受双方来看,教育者是实施主体,受教育者是实现主体。教育者主体性的展开体现为教育过程,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展开体现为发展过程。所谓和谐,即是指教学相长。孔子认为,教师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卫灵公》)。就是不以向学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不以向学生请教为耻。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是这个意思。在价值观领域,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应该向每个人学习。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更为强调的是晚辈和长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这种相互学习的进程中,促使师生积极交往、相互促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两种教育思想有机结合,深入地分析师生的主体间关系,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我国教育更广阔的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