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视频是一种镜头语言,并理解景别和拍摄角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理解拍摄角度与景别在生活中各自的作用。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1.分组:每组4~5人,教师为每个小组固定组号。
2.教师制作小组名牌材料。
3.教师制作学生班级管理行为规则板。
4.教师将学生的小组名牌上传到“爱学爱课”平台,以供学生互动与讨论。
教学过程
续表
教学日志
一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两个内容:镜头语言中的拍摄角度,镜头语言中的景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教室图片引入,将已有知识与本课的目标相结合,达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不同景别、拍摄角度的图片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线上平台,课后交流、讨论本课的知识,为下节课做铺垫。
建议(www.xing528.com)
在新课开始时,教师除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外,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管理。新教师在面临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无法有效地管理,会给学生留下在课上可以随心所欲的印象,这无疑增加了教师正常教学的难度。建议新教师在前期授课时,以课堂秩序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这对以后的课程会有益处。
二课堂执行情况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课程容量适中,五(8)班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五(7)班只完成拍摄角度的教学目标。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在讲拍摄角度时,教师本来设想的是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但学生通过图片便能说出拍摄角度与方位,这表明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力较高。当超出教师的设想后,教师无法灵活运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情景迁移。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在组织学生分组时,教师因无法控制课堂秩序而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导致最终课程无法按计划的节奏完成。
反思
教师在授课前,需多次组织课堂语言,包括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思考学生如何回答问题、教师如何点评、学生提问后教师如何回答,以及学生在不知道知识点时,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
五(7)班因上节课分组不明确,加之班主任重新调整了座位,上节课请假未参加的学生出现自成一组和不知自己在哪一组的现象,致使教师在课堂上重新分组,占用大量时间。教师在讲授拍摄角度时,采用表演的形式,即让学生模仿拍摄者的观看角度才能看到与教师展示一致的照片内容。
五(8)班同五(7)班的情况一样,出现学生不记得自己的小组的情况。因汲取五(7)班的教训,教师没有在课上进行分组,而是进入课程讲授环节;随后利用课下时间,根据学生名牌统计的分组情况,对未划分小组的学生重新进行分组。在讲授拍摄角度时,教师根据学生对模仿不同角度的回答情况,在讲授景别时,采用提问的方式,以教师自己的照片为例对景别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优点
五(7)班在出现学生扰乱课堂正常秩序时,教师能冷静地观察,并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提出树立课堂纪律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和维护。
不足
五(7)班在对学生分组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导致课堂秩序失控,且占用大量时间,没有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对五(7)、五(8)两个班的学生信息不熟悉、不了解,无法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
建议
授课教师应与五(7)、五(8)班的班主任沟通,并旁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课,从而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和五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做到有的放矢。
三技术方面
本节课未使用平板电脑设备,没有技术方面的问题。
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讲授镜头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