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满意度: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成果

家长满意度: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大多数州的学前教育评估标准还不包括对儿童学习和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美国一些州虽然已经发展出了早期学习标准,然而这些标准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儿童评价或学前教育机构选择和实施课程时的参考,很少有州将其整合进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之中。澳大利亚实施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与美国不同,他们将儿童发展结果纳入标准之中。

家长满意度: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成果

学前教育结果的含义一种指儿童的发展,即儿童各领域发展的状况,其中认知发展可能是监测的重点,因为它被公认是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方面。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对幼儿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它被公认是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方面。Domitrovich(2013)针对美国哈里斯堡地区幼儿园项目时间的长短对社会低收入家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入读3~4岁幼儿园共两年时间的幼儿在进入5岁班之后,在早期阅读和数学能力上获得的测验分数要显著高于只读一年幼儿园的幼儿。

另一种结果是学业情况。这种结果往往不是考察学前阶段的学业情况,而是考察儿童入园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对儿童入小学以后学业的影响。采用儿童在小学、中学的成绩作为学前教育的产出指标时会发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会给儿童今后的学校生活提供良好的开端。Fitzpatrick(2013)采用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中的个体数据,考察佐治亚州儿童参加4岁学前班对其四年级时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小学的学业成就受到4岁学前教育的积极影响,处于乡村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处境不利儿童获益更大。

第三种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比如儿童成了合格的公民,而不是青少年罪犯。但对这种结果的考察比较困难,不仅要做长期跟踪研究,而且会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Myers,2006)。研究发现高质量的有效学前教育将会给社会和教育界带来双重益处,如儿童成了合格的公民,拥有更高的收入和幸福感等。Chetty等人(2011)在一项基于田纳西州幼儿园项目的研究中,将儿童测试分数的百分位等级和他们到25~27岁时的平均年收入联系起来,发现二者呈线性关系,即测试分数每1个百分位的增长可以预测成年收入基本相同的增长率。Bartik(2013)根据儿童测试分数推测了美国Tulsa市的普及学前教育项目对参与者未来收入的影响。在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后,推算出测试分数每1个百分位数的增长将对应1 502美元的收入增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Sylva,1993)。学前教育在给个人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将人力资本的投入直接指向幼儿是对公共资金更有效的利用”(蔡迎旗、冯晓霞,2007),众多有关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如对美国开端计划的成本效益评估发现:为贫困家庭提供早期教育服务,可以减少这些孩子成年后的犯罪率和对社会救济的依赖,其结果大概是1美元的项目投入,将给社会带来17美元的收益(Ellsworth,1998)。

是否将儿童发展结果纳入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或者评估指标还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郭良菁 等,2006;潘月娟 等,2009)。美国大多数州的学前教育评估标准还不包括对儿童学习和发展水平的测量结果。一些学者主张将儿童发展评估标准同学前教育机构评估标准分离,不赞成将二者结合起来(Tout,2009)。美国一些州虽然已经发展出了早期学习标准,然而这些标准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儿童评价或学前教育机构选择和实施课程时的参考,很少有州将其整合进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之中。究其原因,首先是儿童发展评价结果的信效度不容易保证,且评价儿童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此外还与美国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理解有关,他们认为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不存在线性的关系,学前机构的质量并不能被儿童发展水平直接、全面地反映出来。强调以儿童发展水平作为学前教育机构评估标准,可能会导致学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澳大利亚实施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与美国不同,他们将儿童发展结果纳入标准之中。新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学前教育机构实施课程要以“早期学习框架”为指导,力求儿童在以下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拥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与其所处的世界建立联系并参与其中,拥有较强的幸福感,成为自信的、积极的学习者,成为有效的沟通者。在进行新标准的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会对儿童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直接评价,主要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对儿童学术性知识的要求(刘昊,2013)。(www.xing528.com)

儿童能否从幼儿园获益关键在质量(OECD,2012;Bauchmüller,2014)。全球发达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早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并认为在儿童一生中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投资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由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强势开端Ⅳ》(Start StrongⅣ),旨在探索各国如何使用监测体系以提升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儿童学习与发展结果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核心构成,其监测领域包括了创造力、社会情绪能力、身心健康等(OECD,2015)。“促进所有儿童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近年世界银行教育项目的主要价值诉求。为此,世界银行开发了“SABER-ECD(the Systems Approach for Better Education Results-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政策评估框架,并在实践应用中被证明具有较强的国际适用性(Sayre,2015)。

评价是以标准为依据作出的价值判断。学前教育的评价标准要依据人们对托幼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定位,决定人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托幼机构是否达到了期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幼儿园更多被定位为抚养、照料幼儿的福利机构,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使父母能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儿童代表着未来的人力资源,儿童的发展品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着国家未来在全球的竞争力。随着对学前教育价值认识的深入,世界各国都开始将学前教育定位为奠基、提升全民素质的国家战略性事业。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把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随后又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儿童保健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我国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肯定了学前教育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幼儿园也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工作规程(2015)》也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教育质量是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个体和社会需要的特性(王敏,2000)。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可以理解为托幼机构的教育满足相关利益主体某种需要的特性的总和。学前教育的相关主体包括儿童、政府、社区、举办者、家长等,其中儿童是学前教育价值形成体系中最根本的主体,满足儿童发展需要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内在价值体现,满足其他相关主体需要则是学前教育质量的社会价值体现(周欣,2012)。因此,儿童的发展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幼儿园教育质量主要反映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特征之间的价值关系。目前学界关于幼儿园教育质量较为一致的界定是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Bryant,2010;刘霞,2004;彭兵,2013;李克建 等,2012;傅瑜 等,2014)。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职能,在评价托幼机构的质量和效益等问题时,对儿童发展的监测就必然要成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缺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考察,其折射出的深层次原因是,现有的质量评估系统并未与时俱进地反映出当今对学前教育事业性质的新认识(刘昊,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