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无处不在,并且已经成为一个兼具主体性、工具性和客体性的存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要了解人工智能算法的基本输入、输出和逻辑,并需要对生成结果进行人工评测,其中设计师根据算法的特点,对设计规则进行了重构,以降低机器处理的复杂程度。这个过程也充分地反映出人工智能深度协同的特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迅速且交叉融合,“为新兴技术设计的真正超能力在于,它使我们连接跨越不同新兴技术的点”。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方法

(一)更为复杂的系统观

工业时代,为了符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和对商品利润的追求,设计需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系统中思考设计对象的功能使用方式、形态和结构的问题。信息时代,产品、内容和服务构成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成为设计的对象。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过程更注重文化的探究、策略,激发正向的情感、审美,涉及的内容越来越综合和多元。设计不仅要处理对象系统的设计问题,还要能在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大系统中识别、定义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国际设计组织(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给出了设计的新定义:“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以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强调跨学科进行策略性定义和解决问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思维特点,人工智能时代的系统思维是一个面向更广更深领域的系统化思维,这种系统观既包括对“人—产品—环境”的设计对象系统的认知,还包括对所涉及问题的文化、经济、技术等社会要素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

(二)在交叉领域中识别问题

新兴技术的创新层出不穷,不同于以往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开展的行为,设计需要在对文化、经济、技术等社会要素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主动设问,跨越不同领域去识别问题,寻找应用的场景,定义设计的作用域,从新技术的被动感知者变为它形成过程中的参与者,引领技术的原始创新,实现设计的新发展。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安东尼奥·奇特里奥(Antonio Citterio)指出:“好的设计师要能捕捉生活的变化,能够在它成为趋势之前提出解决之道。”换句话说,设计需要更早地介入产品研发的过程,以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对问题的识别、对技术的选择和定义的过程,设计师的主动性大大地增强了。

Edge创新公司发明了一款超逼真仿生机器海豚(图3-5),可以替换水族馆和动物表演中的动物,其旨在重塑海洋动物产业的娱乐,教育和商业潜力。这些实时动画机电偶将现场伪装,程序化行为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完全独特的体验。

图3-5 超逼真仿生机器海豚

仿生生物可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安全的重塑未来海洋娱乐业的方式。因为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捕捉、运输和饲养海洋动物更加受限制;圈养的海洋动物的表演已不再受到青睐,海洋公园行业面临着更加艰难的挑战——但观众们一直对这种类型的娱乐和教育保持着兴趣。在这个项目中,机器动物制造、生物材料、数字化设计等技术被设计团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性,技术和艺术性的创作,探究了未来的形式、功能和制造之间的紧密集成。团队对生态设计的构想为解决未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三)深度理解数据与计算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到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主要工作模式。当然,几十年来计算机所带来的不仅是设计流程和方法的改变,也促成了很多新的设计形态,例如分形图案设计、参数化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无处不在,并且已经成为一个兼具主体性、工具性和客体性的存在。如前所述,人机智能的深度协同是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主要方式,这个协同的深入程度和成效,既取决于计算技术、脑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使得机器能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目标,也取决于设计师对数据和计算的把握,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做出创新性的设计。(www.xing528.com)

2015年,阿里集团的人工智能系统以每秒8000张的速度生成了近1亿张具有相当设计水平的网页广告,其设计的内容、方法、流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业内反响强烈。阿里UED的团队成员介绍了自己作为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包括设计语言的提炼、抽象和算法化等。整个过程中,设计师要了解人工智能算法的基本输入、输出和逻辑,并需要对生成结果进行人工评测,其中设计师根据算法的特点,对设计规则进行了重构,以降低机器处理的复杂程度。这个过程也充分地反映出人工智能深度协同的特点。

巴斯·厄特维克(Bas Uterwijk)是一位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自由摄影师,他使用GAN(生成对抗网络)来生成著名历史人物的超真实肖像(图3-6)。经过数千张照片的深度学习和训练,目前这个系统已经能生成看上去(至少从表面上)很像真人的照片。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和拿破仑到自由女神像,厄特维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出摄影类图像,这一技术可能能使我们了解这些人的真实面貌。

图3-6 Reon Pocket概念图

厄特维克表示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的画很多,他上传了十张不同的图片,然后根据平均水平创建了他认为能使她头部看起来很真实的图片(图3-7)。这些需要深度理解计算和系统运行机制的工作成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图3-7 生成的伊丽莎白像的不同版本

(四)善于构建对交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的认知

人工智能本身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脑科学等技术的成熟,多种技术交叉式的发展是整个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特征,这也对设计师理解和把握技术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想形成引领性和驱动性的创新,设计师对设计对象的技术背景和关键问题应该有比较准确的认知。按照国际设计组织的新定义,设计师是“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设计对象中”的人。毫无疑问,只有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比较全局和准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持续学习的能力是面向未来的设计师的一个重要能力。在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领域的问题,也会涉及很多学科中的新问题。工业时代,产品生产和运作的技术常常被封装成一个大黑箱,设计师只要了解产品的主要功能和结构,即可较好地完成设计。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迅速且交叉融合,“为新兴技术设计的真正超能力在于,它使我们连接跨越不同新兴技术的点”。面向交叉领域的原始创新设计,必须要对所涉及的领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理解其中的主要问题、作用机制和模式,并能够在这个大的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将具体而复杂的技术封装成小黑箱,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对技术问题的认知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识别、选择、定义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人工智能时代既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技术对设计的限制,也给设计师对文化、经济、技术等社会要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从对技术的应用到实现引领技术的创新,设计的思维、理念需要不断发展以应对挑战。设计师不仅要能在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中发现问题,根据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解决问题,还要向前一步,真正从人的需求、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出发,孜孜以求,带给人类一个温和美好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