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地公园小广场上的白色灯塔出发,作别依依的杨柳,踏步木栈道上,便可深入至湿地植物的怀抱。滨江景观带的林木目前尚不算浓密,在光线柔和的时分前来赏花,感觉更为宜人。在这晨露滚动的时分,木栈道的扶手在地上投下错落有致的格纹,水汽微茫中的水生植物也显得分外清丽。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眼见清晨的阳光从灯塔旁的大叶紫薇树的枝头开始往下流淌,很快,便在整个木栈道下洒落一地金黄。水中的植物在柔和舒适的阳光中逐渐苏醒,静谧中与你温柔对望,犹如《诗经》所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类芦 赵学民/摄
湿地植物展示区内,成片的芦苇、凤眼莲甚至空心菜,随风滚动着高低起伏的绿色波浪。一些初生的水杉苗,偎依在支撑棍旁,正积蓄着生长的爆发力,未来,他们将成长为玉树临风的卫士,守护着湿地里的花儿们。
△ 红毛草 赵学民/摄
胡兰成称张爱玲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像她这样的女子孤傲、不凡,可高洁的灵魂也难逃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眼前的“临水照花”却并不寂寞。水中花儿多为丛生,与闺蜜们三五成群,仿佛正举行着热闹的沙龙派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滩涂中,两种高大挺拔的赏花植物尤其卓尔不凡。一种是水生美人蕉。在我这位植物学外行眼中,它们和陆生的亲戚并无多大不同,仔细对比,才能发现前者狭披针形叶面有一层白粉,叶色呈灰绿。但在花色上多盛开明黄或粉红的花朵,模样婉转动人。
▽平常所见的陆生美人蕉大多为红色,生得盛气凌人,张扬着摄人心魂的明艳之美。此处的水生美人蕉则模样婉转动人 赵学民/摄
△ 第一次在中山见到再力花,事后询问树木园的林业专家廖工,才得以获悉它的芳名。这种水景花卉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地区,是中国新近引入的一种挺水花卉,其名还内含了对德国植物学家约翰尼·赛尔的纪念 赵学民/摄
离木栈道较近处,是“水上天堂鸟”再力花的小天地。它们硕大的叶子形同芭蕉,青翠欲滴。数枝纤细的花茎高高挺立,茎端开出一串串素雅别致的细碎花朵,紫中带着一点浅蓝。从远处看,这些高达两米以上的细长花茎就像渔夫抛向水中的鱼竿,相当洒脱。
滨江湿地公园附近还有作为休闲配套的南北公园。当我们转进南公园,但见小桥流水,绿茵连绵,大面积的池塘里种植着成片的睡莲与荷花。只是时逢萧瑟之季,池水干涸,游客唯能“留得残荷听雨声”了。幸得园内尚有黄槐、红绒球、龙船花等赏花植物,带来一抹温暖的亮色。但很快,我们发现了一个惊喜,在靠近迎宾大道处,生长着大片丛生的芙蓉花。(www.xing528.com)
▽ 拱桥赵学民/摄
▽ 枯荷 赵学民/摄
△ 桥洞 赵学民/摄
随行中,通晓植物的胡工特别提醒,眼前纯白似雪的芙蓉其实能在一天中变幻三种不同的颜色:早晨初放时,它的花朵洁白;中午时分,它又慢慢变为淡粉;等到傍晚将谢时,花色渐浓,转为深红。顺着他的手指方向走近一朵“三醉芙蓉”,仔细端详,我们果然惊喜地发现一丝红艳正从花瓣边缘蔓延。
因芙蓉盛开于晚秋,亦有“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的之称。但在这座公园内,芙蓉并非孤植,反而成群结队,形成巨大屏风,更是令人心醉。板芙与芙蓉之间,也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板芙的得名因境内地处板尾水与芙蓉沙,各取两沙洲首字而来。
△ 高洁优雅的芙蓉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乐于歌颂的花之缪斯。战国时期的屈原在《楚辞》中称“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唐代的白居易也留下了“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的佳句。眼前纯白似雪的芙蓉,其实能在一天中变幻三种不同的颜色:早晨初放时,它的花朵洁白;中午时分,它又慢慢变为淡粉;等到傍晚将谢时,花色渐浓,转为深红 赵学民/摄
洁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都是现代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宜居要素。身为新中山人的苏工曾在多地发展,最后将板芙视为心灵的归宿,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当地优良生态环境的认同。不过,他对记者说,水与空气都是流动的,污染也是会相互影响的。我们无法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宇宙中,唯有当环境保护成为共识,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才能在母亲河畔,尽享绿水青山、静看花开花落。
游园指南
岐江河将板芙镇分成东西两区。横穿该镇的迎宾大道将纵贯该镇河东区的105国道和河西区古神公路连接起来,交通路网发达便利。板芙滨江湿地公园位于滨江路旁,极具地理优势。目前,滨江湿地公园(一期)面积266亩,其中陆地面积156亩,湿地面积110亩,湿地率达到41.35%。公园配套有停车场、游客中心、公共厕所、公园广场、车行道、绿道、木栈道等基础设施,使游园出行变得快捷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