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昼炮 缪晓剑/摄
20世纪80年代,中山城区内没有多少公园可供游玩,中山公园便成为我家接待外地来访亲友的必备景点之一。感受完孙文西路两旁的特色建筑和商业繁华,来到中山公园的牌坊前,长长的台阶,往往激起孩子的竞赛心理。无论是下来,还是上去,我和小伙伴总爱展开一段小跑,气喘吁吁,一路嬉闹,不知不觉间忘却了疲累。
透过山路两旁的枝桠,可窥见孙文西路的古雅背影,但好胜的孩子一心想着烟墩山上的最高点——“阜峰文笔”。
那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香山知县蔡善继创建的一座七层八角,仿阁楼式砖塔,至今仍是中山的文化地标。塔的北端放置有一门清代古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它便是城中重要的报时器。每逢正午时分,该炮便鸣响一声,远至大涌、环城都能听见。耕作于田间的农民听闻便收工吃午饭了,民间俗称为“晏昼炮”(晏昼,石岐话意为中午)。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1958年,随后沉寂了数十年,2008年石岐区举办的首届休闲文化节上,鸣响的“晏昼炮”又再度勾起老一代人的回忆。
自1983年9月30日的古塔修葺工程竣工后,古朴的面容在霓虹灯的点缀下容光焕发,从此,深蓝夜幕下玲珑剔透的“宝塔”成为石岐夜景的点睛之笔。(www.xing528.com)
烟墩山上最为庞大的登高人流在重阳佳节呈现。有数据称,每年此时约有2万人次前来登高望远。老石岐人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看作“转运日”,因此当日从早到晚都有前来求“转运”的登高者。我在翻阅中山档案后得知,20世纪40年代,重阳节上的烟墩山还有纸鸢纷飞的情景,如当时流行于石岐的重阳节童谣所言:“九月九,去登高,戚(扯、放)高纸鸢(风筝)望天流,滞(衰)运流晒(清)好运到,长命富贵步步高”。那时的登高者大多携带方形风筝在登高处流放,以示流尽“衰运”。这已不符合现代人文明登山的要求,自然而然遭到淘汰。
重阳登高的热潮一度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山消隐,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复燃。一衰一荣,也对应着人们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转变。
每逢农历九月初八晚9时一过,烟墩山便被人山人海所淹没。2012年的重阳之夜,我身临其境感受了它的壮观:我身边的登高者大多是青壮年。但见并不宽敞的园道上挪动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朝着宝塔的方向前进。为了安全起见,管理者增加了保卫,并将登山线路临时划为单行。在灯火通明的山上,在汗味的空气里,在鼎沸的人声中,我身不由己地随着人流前行,那种感觉已完全不同于童年时代的闲游。它犹如一场仪式,热闹,庄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