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很好地诠释了扬弃的内涵。针对文学遗产问题,鲁迅先生主张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既反对全盘接受,也反对全盘否定这两种极端。先辈留下的文学和思想并非一无是处,也不可能全都正确,唯有运用扬弃的观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1](www.xing528.com)
鲁迅先生将传统文化遗产比喻为一间大宅子,有合理、有用的部分,也有腐化、不正确的部分。对其进行否定时,应将其中有价值的房子、鱼翅拿过来,腐化的鸦片、姨太太等弄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扬弃后的旧事物,理所当然地成了更胜一筹的新事物。
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运用扬弃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否定后,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从而丰富了自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