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呈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第一个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陆续取得辉煌成就,苏联模式也逐渐形成,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从1928年起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7%。五年间建立了自己的冶金工业、机械工业、航空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现代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到1932年,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8%,提高到70%,钢产量达到593万吨,居世界第二。翌年斯大林即宣布苏联已经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在这同时,资本主义国家正普遍陷入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工业一般下降20%—40%不等。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表现。
所谓“苏联模式”一般是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权,这个基本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存在;(2)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3)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4)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等特点。也就是说,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集中制订,它囊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一旦制订出来,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2.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国家安全机关占据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权力;(2)在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作用几乎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以党代政,苏维埃实际成为把党的决定变成国家法令的表决机器;(3)在权力结构上,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虽然名为联邦制国家,但是实际上却成为单一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4)在执政党自身的领导体制上,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即全党组织和党代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总书记,总书记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个人集权制和终身制;(5)软弱并且低效的监督机制。
3.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1)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系,思想垄断;(2)学术上的是非标准,由领袖言论来决定,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3)舆论的高度一律;(4)大搞个人崇拜,自命清高,自我封闭。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和苏联共产党素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一直对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国选择苏联模式既有历史的渊源、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苏联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影响,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回应。
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在经济体制上,也实行同当时苏联近似的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公有制问题上,追求过“一大二公三纯”,推行人民公社制度;在按劳分配问题上,主要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等等。也有人把苏联模式的弊端概括为四点:一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二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四是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这些弊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苏联模式过程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政治建设方面,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共产党对国家的全面领导以及干部制度等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学习了苏联。模仿苏联联共(布)党内权利向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集中的形式建立了我国的中央领导机构,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的工作原则。在党对全国的领导方面,我国也和苏联一样,在干部制度上,存在着干部任命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
文化建设方面,苏联模式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我国理论上向苏联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指导思想一元化。在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被确定为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科学文化研究事业,都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在新闻、教育和科研领域也都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苏联教科书更是各个高校、各级干部群众必学的经典书目。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苏联模式的理论指导。实际上,我国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决定了我国文化体制与苏联文化体制的相似性。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总体上对“苏联模式”持肯定态度。苏共二十大以后,随着苏联体制弊端的逐渐暴露,我党提出“以苏为鉴”,对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进行了初步反思。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结,更是对照搬“苏联模式”的否定。总起来看,邓小平同志认为,“苏联模式”在总的指导思想上看近了共产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对立了资本主义,忽视了封建主义,从而扭曲僵化了马克思主义。
(卢肖文:《“中国模式”在探索与创新中发展》,《文汇报》,2015年5月24日)(www.xing528.com)
二、案例点评
总起来说,在看待苏联模式上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苏联模式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孤立来看,有的问题极其严重。这些问题只是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即必须通过改革来消除弊端,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不能证明苏联社会主义垮台的必然性。
第二,这些失误和弊病是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体制、机制、方针、政策层面上的,而不是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产生的,因此纠正失误、克服弊端,只需要改革体制、改进工作,不需要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而不是推翻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
第三,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与苏联的演变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这些失误和弊病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为敌对势力利用社会矛盾、制造动乱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是,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能不能变为向资本主义演变的现实因素,取决于党的路线。如果执政的共产党有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完全可以通过改革纠正错误,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应该承认,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曾取得过辉煌成就,在消灭失业、发展社会福利、实现免费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苏联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自由和民主只停留在纸面上,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使苏联民众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基础上开始的,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苏联模式的框架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苏联模式中挣脱出来,并从体制模式的层次上实质性地突破苏联式社会主义而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在去苏联化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共产党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尊重群众的实践,承认群众所创造的联产承包制的合理性,并不断完善这一做法。在改革政策的选择上,只要是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执政党就实行,而不再用苏联式的教条衡量其是否合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教条,其最大的特点是把社会主义的基本诉求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吸取了斯大林时期以人为末、民命如草芥的执政教训,提出“以人为本”的立国思想和执政理念,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曾经照抄照搬苏联模式,重复犯了苏联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就是去苏联模式化,即革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苏联模式是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带有根本性质层次的内容,即它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所体现的社会基本制度,我们必须充分肯定。而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第二个层次,即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具体体制、机制与政策,我们需要作具体分析。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相同的,而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苏联演变是一种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是社会形态逆规律更替的特殊历史事件,不能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动摇,不能把改革变为“改向”,这是我们应从苏联演变中吸取的深刻教训。
历史告诉人们,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才没有重蹈苏东国家的覆辙。当然,我们今天不能用现在中国的理论和做法,机械地评判苏联模式的是非对错。但有一点必须清楚:离开发展人民民主,离开不断改善民生,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离开平等、尊重人权、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昭示我们,虽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那么伟大的成功,获得了那么丰富的经验,提炼出那么深刻的真理,但当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仅从理想和热情出发,而不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新的国情相结合,同样也是会犯错误,甚至很大的错误的。
三、案例讨论
1.照抄照搬为什么常常会犯错误?
2.怎样才能避免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