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的议会重组之后,议员们想到的不是恢复英国战乱前的秩序,而是设法除掉人数多达4万人的军队。其实,议会的顾虑在所难免,军队成员绝大多数是平民,军官中几乎没有贵族,跻身议会的军官也寥寥无几,因此发言权也相应地被限制。一个拥有足够颠覆议会的实力的组织却没有在议会的发言权,怎么可能不被议会所忌惮?
议会的行为遭到下层军官的抵制,一大批平民士兵开始在议院前示威。为此,议会批捕了一批带头军官。但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只会招来更暴力的报复。一些议员认为,此时此刻只有克伦威尔出面才行。
为什么克伦威尔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呢?其一,他出身乡绅世家,又是大农场主,作为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在议会当中得以占据一席之地。其二,克伦威尔的铁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保王党的军队,在军中威信很高。因具备这两个优势,他既能在议会中发言,又能代表军队利益。
克伦威尔以铁腕惩治了一批平等派中的捣乱分子,又许诺他们一部分权力作为安抚。为了转移军队的注意力,他将祸水引至爱尔兰。英国内战期间,查理一世曾挑拨爱尔兰叛乱,不少英格兰人惨死爱尔兰人之手。克伦威尔乘机报复爱尔兰,将那里搅和得天翻地覆。
就在这时,在外流亡的威尔士亲王查理抵达苏格兰。苏格兰人提出条件,只要查理尊重“神圣盟约”,苏格兰议会就帮助他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国王。
英格兰议会听闻查理去了苏格兰的消息,惊慌失措地唤回在爱尔兰的克伦威尔主持大局。克伦威尔遂放下已经归顺的爱尔兰回到伦敦,带着16000名士兵赶去苏格兰,准备好好整治一下支持威尔士亲王的苏格兰人。
另一边,威尔士亲王在斯昆镇匆匆加冕,是为查理二世。查理二世带着20000名苏格兰士兵前往英格兰应战克伦威尔,双方在伍斯特发生激战。克伦威尔的铁军名不虚传,尽管苏格兰人英勇无畏,依然被铁军击溃。
查理二世在60名亲随的护送下乔装改扮逃走,辗转去了诺曼底,又开始了多年的流亡生涯。而凯旋的克伦威尔在伦敦受到热烈的欢迎,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这时,荷兰想趁英国内战结束不久国内空虚之时前来进犯,但显然低估了英国的实力。荷兰海军元帅范·特龙普率领舰队对英格兰元帅布莱克发出挑战。两国海军在海上激战整整一天,均未能取得明显优势。最终,英雄惜英雄,特龙普和布莱克握手言和,英荷之战不了了之。
然而,这场战争让英国的军队意识到议会的无能,他们认为议会治国不力,尚且不如军队的治理能力。克伦威尔看准这个机会,于1653年自任“护国公”,彻底抛弃了共和国制度,重新拾起集权制。
12月16日,日上三竿,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府外,法官、伦敦市长、市议员、军队要人分列两侧,恭迎克伦威尔走马上任。这一天,克伦威尔身穿黑天鹅绒军装,头戴高帽,脚踏军靴,登上了大马车,马车驶向威斯敏斯特宫。在那里,他被正式任命为“护国公”,开始了4年的独裁统治。(www.xing528.com)
抛开克伦威尔“窃国”嫌疑不谈,他在内政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治国才干。内政方面,他起初并没有大兴伐戮铲除异己,而是对保王党和长老派实行“既往不咎”的政策,直到1655年下令解散议会,发生保王党骚乱和平等派反护国起义,才出手镇压。对外政策方面,他在1654年同荷兰签订了《航海条例》,接着与瑞典、丹麦缔结了有利的商约,促进了英国的对外经济发展。
1656年夏天,克伦威尔放宽对商品的进出口限制,并设立商品专卖权。他希望能通过一些经济手段弥补财政赤字,但显然一人之力并不足以改变局面。9月,他被迫召开了第二届议会,同意议会提出的废除少将制度,相当于解除军队专制局面。相应的,议会决定加冕他为国王,但克伦威尔拒绝了这项决议,无奈军队希望他接受。
第二年6月26日,克伦威尔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登上王位。可是,议会仍旧没有帮他解决财政危机。由于国内经济状况每况愈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他疲于奔命地解决种种问题。就在1658年的8月,一个噩耗击垮了克伦威尔,他最爱的女儿伊丽莎白去世了。
克伦威尔统领铁军,一辈子征战沙场不知杀了多少人,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父亲。他对自己的子女疼爱非常,尤其喜爱善解人意的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因为失去了儿子而伤心病倒,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克伦威尔抛下国事跑去汉普顿,寸步不离地守在女儿身旁,直至她咽下最后一口气。伤心欲绝的克伦威尔一病不起,在9月3日溘然长逝。
伟大的英雄死去,令整个英国都陷入悲伤的气氛,对比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对英国所做的贡献称得上是卓著的。尽管在新旧交替的政治环境里,他属于主张王权的保守派,并非激进的共和主义者,他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创造一个百分之百的崭新时代,可他毕竟巩固了民主政府在英国的地位,而且也衷心热爱民主。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物的历史功过,要从他所处的时代出发,而不能以后世的眼光来判断他的对错。
【相关链接】
“流浪”的头颅
1660年,复辟的查理二世即位为英格兰国王。他对将自己驱逐的克伦威尔恨之入骨,于是命人从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里把克伦威尔、约翰·布拉德肖等人的骸骨掘出来,将尸体做出上吊的模样供人围观,并拉去泰伯恩刑场砍头。最后,查理二世还将克伦威尔的头挂在竹竿顶上公示。
此后,克伦威尔的头颅四处“流浪”,多次被人拍卖,直到1960年才找到安息之处,后来被葬在剑桥的萨塞克斯学院小教堂地下。教堂旁的匾额上写道:“英格兰、苏格兰及北爱尔兰之贵族保护者,该校1616—1617年校友,奥利弗·克伦威尔之头颅,1960年3月25日埋葬于此左近之处。”伟大的英雄总算能够停驻下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