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的投入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机构资源的有限性。在馆校合作中,投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短缺,这和公共机构经费、资源的有限性密切相关。在中国,绝大多数博物馆与学校往往都属于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立学校,属于财政全额支持的事业单位。受限于政策预算,博物馆与学校所能获得的财政支持具有有限性。而在实施馆校合作的同时,两者还必须承担其各自组织的常规任务,这些常规任务往往占据着财政预算的主要部分。这些使得无论是学校还是博物馆,其合作投入规模都受到约束。
第二,合作主体之间投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馆校合作涉及的成本分担中,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不同合作主体之间的差异。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学校+博物馆”是最为基本的合作模式,在构成合作共同体时,首先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两者在资源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博物馆而言,基本的资源投入主要包括博物馆藏品、场地以及专业人员的投入;而对于学校而言,除去教师的人力资源投入外,学校还可能要承担诸如交通、日常开支等资金投入。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学校,参与馆校合作均需要相对较多的前期投入,例如,博物馆设施的教育化改造、合作课程的开发、专家咨询等。这些基本的前期投入是保证后续馆校合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此外,一方面,由于博物馆相对于学校数量较少,往往需要同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其进行科学传播、提高公众文化素养等使命;另一方面,由于博物馆资源的有限性,学校往往不会仅仅同一所博物馆建立联系,因而不同学校、博物馆之间资源状况的差异,同样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馆校合作中,这种资源投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必须对这些具体投入的要素进行必要的区分。(www.xing528.com)
第三,投入的发展性。馆校合作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其合作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对双方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在中国当前已有的馆校合作中,合作往往是基于临时需求产生的,难以存在稳定和持久的合作关系,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普遍不足。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一些外部因素,但同时也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短期性密切相关。因而,在馆校合作的成本分担中,需要充分考虑馆校合作的发展特性,从未来和长远的角度对除去直接运行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进行合理的分担,包括扩大设施改造及馆校合作的规模,对一线教育人员进行补贴和激励,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等等。一方面,这些成本投入对馆校合作的成效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投入的增加,势必造成相对收益的减少,从而导致合作主体积极性的下降。因而如何在“可能”与“长远”之间确定一个恰当的投入比例,是馆校合作必须直面的问题。
第四,直接收益的滞后性。与馆校合作投入问题直接相关的,是博物馆或者学校主体在馆校合作中所取得的收益。教育领域内的成效和收益最大的特点在于长期性和滞后性,这是由于教育的最终意义指向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立竿见影地获取收益。此外,从馆校合作涉及的其他种类收益状况来看,教育人员的专业发展、学校及博物馆组织绩效的提升、社会效益的增加,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馆校合作的不同阶段,收益和投入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例如,在馆校合作初期,投入相对较大,而合作收益相对不明显;在馆校合作后期,由于前期的规模优势和积淀,合作收益相较于初期往往更大。这一特点难免使一些学校或者博物馆在馆校合作初期采取搭便车的策略或者持观望的态度,从而影响馆校合作的成效。总之,馆校合作收益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着馆校合作的投入状况,必须在投入机制上进行一定的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