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研究结果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资源方面的投入外,还施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原本游离于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博物馆,获得了介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育基础。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机制研究结果

1.博物馆发展及其专门教育功能的分化

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以及政府文化科技领域投入的增加,中国博物馆在数量上呈现增长态势,发展更加多元,兴建了一批以科技馆科学中心、天文馆艺术博物馆等超越于传统苏联模式的新型博物馆,理念、设施、陈列都有了较大改进。例如,以科技馆、科学中心为代表的新型科学场馆,实际应和了世界科技类博物馆从注重展览展示到以教育为目的的转型。尽管新型博物馆的建设,仍存在一些设计、质量方面的问题,但至少在自身资源、设施、布局上,具备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作为合作情境的中国教育改革(www.xing528.com)

相较于博物馆系统,中国学校系统可能具有更加急迫的合作愿望。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社会的信息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以学科知识为本位、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为特点的传统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资源方面的投入外,还施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更新教育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及社会的联系;转变课程管理模式,以学习者的经验和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强调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所有这些都为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具体而言,从教育内容和方式角度,强调与学生生活、兴趣、经验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究与合作,是对博物馆学校教育功能的重新确认。博物馆教育具有无可取代的直观特点。诸如科学中心、科技馆等新型场馆,除去最新的科技内容外,从一开始便致力于受众的兴趣、经验、探索。而课程管理权力的下移,使得一线教育者从传统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及开发者。原本游离于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博物馆,获得了介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育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