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是时间利用所产生的效益却可以相差甚远。本文将分享《做事的常识》一书中的时间管理方法,围绕三个要点进行展开,认识到时间并不均匀后我们要发现自己的最佳时段,让自己的时间“从碎变整”,认识到习惯的养成需要刻意训练,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学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自己计划的完成。希望大家能够学会一些小技巧,让自己的做事更有效率。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好,我是靖云,这一次我要为你分享的好书名叫《做事的常识》,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小仓广,他是日本人力资源和领导力方面的专家。在本书中,他用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告诉我们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自控,如何顺利地把事情做完。因为书中的小节比较多,要点细碎,有人便根据经验,将它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常识,方便大家理解。第一点是认识到时间并不均匀,第二点是习惯的养成需要刻意训练,第三点是学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我先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做到完美顶尖的程度,一共需要经过多少步骤呢?虽然不同的事情各有相应的方法,但总体而言都需要经历三个艰难的阶段:开始期、困倦期、瓶颈期。任何事情在一开始行动时,我们都算是新手,会面对未知的各种困难。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能够制订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管理好时间用于这件事上。我们开始去做一件事并且感到结果尚可接受时,这仍然没有结束。因为不用过多久,我们就会产生疲倦感。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便是凭借自己养成的习惯,借助习惯带来的惯性来克服眼前的困难。而当我们好不容易度过了困倦期,往往还会遇到瓶颈期。比如,如果我们想做到十分优秀的程度,我们还需要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且坚持重复这个过程,可往往这个过程是枯燥且不能即刻见效的,因此你需要找到自我激励的方法。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做事的常识》这本书的帮助。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要点——时间并不均匀。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个小时,但区别在于,每个小时的意义对不同的人而言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早上的时候,有些人的精力往往更充沛,而他们在下午的时候则更适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晚上则适合做一些需要整合以及回忆的工作。虽然不同的人具体的情况不同,但在不同时间段的差异性是明显存在的。正是因为人在不同的时间,其体能、专注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时间以我们的学习效果来看,就显得并不均匀。
那我们怎么才能做到适当的规划呢?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我的总结建议如下:第一,了解自己。你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时间密度。很多人学习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后,往往喜欢生搬硬套。例如,听说某位牛人坚持每一天早上都是五点半起床晨跑,便也全部照搬,但对于他的结果可能却是在晨跑回来就困得不行,反而更易昏睡,拥有的是低效的一天。每个人的生物钟都是不同的,假如你总是处在需要经常熬夜的状态,习惯性熬夜到两点钟,怎么可能在五点钟起床还能够确保精力的充沛呢?因此,做好时间管理,最要紧的事情并不是看了一本相关的书后便完全按照里面的内容照做,而是应该沉下心来,首先了解清楚自己的精力周期:你是早晨还是晚上精力充沛?哪些时间你是可以整块利用的,而哪些时间对你来说是碎片化时间?然后再把精力充沛的那段时间拿出来,作为一个整块时间段,留给自己更为重要的事情。第二,别在黄金时间段做琐碎而不那么重要的小事。无论你怎样规划自己的生活,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要在适当的时间做正好的事,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来合理地安排时间。比如,对我来说上午的时间是黄金时段,因为在一天中,早上的精力最充沛,同时,在心理上会感觉早晨是一天的开始,并没有很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因此我就应该把这个时间留成一个整块,用于一些有意义、有质量的工作。这段时间你就不要去做一些零散的事情,例如,不要去做打印资料、回复邮件这类不需要动太多脑子的事情,而应该要做那些完成后能产生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我们日常在忙碌的很多事情,其实在事后来看大多不那么重要甚至是无意义的。留出整块时间的关键词是“整”而不是“多”,因为我们不会有太多的整块时间,多少关系不大,完整和精力充沛更重要。本书里,作者教会我们可以每天都使用一个叫“四象限工作法”的时间管理方法,把重要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和不重要但紧急的事、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都列出来,然后按照列出的这个表格,确定你在每个时段应该做什么。当你养成这样的行为习惯之后,你甚至可以不列这个表格,脑海里也会自动排序出各个时段应该做的事项清单。(www.xing528.com)
接下来的第二个要点是习惯的养成需要进行刻意训练。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我们在短期内,针对一件事进行刻意训练,最后才能养成的。在这分享书中的三个培养习惯时要注意的要点。第一点是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即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具体的一件事情上。如果我们不专注,不仅会丧失效率,还会掐死心流。什么是心流呢?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他把完全投入、十分专注于眼前行为的心理状态,称为“心流”,换个耳熟能详的词就是“忘我”。心流是我们喜欢做一件事的内在动力,而专注又是心流的源头。即使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我们也应该尽量保证学习本身的完整性,也就是说,要在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一个领域进行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不断反刍,让我们逐渐深入该领域。第二点是我们要学会制订 B 计划。对于一些比较难做的或者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我们很有必要提前就准备好B计划,这样才不会被内心的挫败感压垮。如果你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将其设置得过于死板,毫无灵活性,这就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我怎么样都得做完这件事”的紧迫感,而这会使我们的情绪更加焦虑。第三点是我们要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仪式感。因为人往往会被仪式感本身所刺激,从而激发自身工作或学习的效率。比如,当我们把手机调成静音、飞行模式或者关机状态,然后每次都固定一个时间坐在固定的位置开始学习,这样的效率一定会比我们不定期不定时地躺在床上,懒散地做事要高很多。如果我们坚持属于自己的仪式,那么我们的大脑会渐渐习惯并加深对这个过程的铭记。形成一定的反馈之后,在每次启动这个仪式的时候,我们便不自觉地就能切换为学习工作的高效率模式。培养习惯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也表明,起码需要坚持21天。本文只提到了三个点,事实上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好习惯,要根据你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去提炼,在你提炼出一个你认为值得养成的习惯之后,你需要花时间训练这种习惯,使它融入你的生活。
接下来看第三个要点:我们要为自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要高效地做一件事,从长期来看,更关键的事情是我们要学会自我激励的方法,因为这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简单的激励就是用类似于小孩子的奖惩制度来对待自己:如果表现好就给“糖果”吃,如果表现不好就没“糖果”吃甚至有惩罚。例如,当我们完成了一个制定的目标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奖励,比如买一本书或者买一个“手办”,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限制自己这个月的开销。不过这种情况存在一个最大的漏洞:当没有监护人的角色存在时,我们会倾向于偷“糖果”吃。比如,我们本来制订了一个不错的学习计划,规定自己如果在这周顺利地完成这些任务,就可以在周末吃一顿烧烤或者看一部电影。然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我们尽管没有完成,但到了周末却仍然安慰自己,“没事啦,这周我好歹做了一些,而且感觉也挺累的,也可以奖励一下自己”。这种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激励,自然不会起到任何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使我们更加怠惰。有个建议是我们要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公开自己的目标和奖惩制度。因为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活动时,潜意识里在意的一点就是自我印象的管理。在公开自己的目标任务之后,当意识到计划会被围观的人监督时,他们对我们来说,就变成了如同监护人对小孩的存在。我们会羞于偷糖吃的举动,因此会加倍努力完成所制订的目标计划。不过选择公开自己的目标有时候也有负面的影响:它会带给我们一种完成目标后的满足感,哪怕这种满足感只是一种幻觉。朋友可能会称赞我们真厉害,也可能有的人会对我们很崇拜,就像我们真的已经完成了这件事一样。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很容易就能成功,那最好不要说出来,选择埋头苦干更好,以免公开后可能产生的错觉,而陷入飘飘然的情况。如果我们认为它不那么容易成功,过程可能会很困难,那么可以把目标公开,因为失败的概率越大,我们就越容易从一定要努力实现公开目标中获得斗志。
本期的好书推荐,只分享了《做事的常识》一书中一部分精华要点,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阅读并学习作者给的做事建议。感谢本次收听,希望给你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文章作者及音频录制:修靖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