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所不包的宇宙:探索作曲家的艺术奇迹

无所不包的宇宙:探索作曲家的艺术奇迹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815年德国发明家约翰·梅尔策尔发明节拍器并申请专利以前,作曲家只能提供模糊的节拍来指导人们演奏。1865年,在维也纳演奏了已完成的乐章部分,最后的压轴曲是该作曲家谱写的《第三交响曲》。但是,作曲家去世前表现出的症状与汞中毒的症状一致,而在当时人们通常用汞来治疗梅毒。然而,信中的内容表明两人之间有着长久的关系,“永恒的爱人”这个身份与接触过贝多芬许多女性相关。

无所不包的宇宙:探索作曲家的艺术奇迹

~092

巴赫想让人们以什么样的节奏演奏他的作品?

在1815年德国发明家约翰·梅尔策尔发明节拍器并申请专利以前,作曲家只能提供模糊的节拍来指导人们演奏。然而,虽然早期的节拍器能保证节奏的规律性,但却不能准确提供每分钟内具体的节拍数。利用节拍器将节奏进行规定,究竟是对演奏者的一种恩惠还是对其自由演奏不必要的介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曾引用19世纪德国作曲家约翰尼斯·勃拉姆斯的一句话:“我认为节拍器给歌曲标记的做法毫无用处,我敢说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所有作曲家包括我在内,会弃用这些节拍器标记。”

在节拍器发明以前,作曲家曾使用意大利词汇如allegro(活跃的),lento(慢的)和andante(字面意思是“行进的”,即以行走的速度来打拍)来传达自己的意图,而汉德尔经常使用tempoordinario(德纳里奥节奏)来暗示某种“标准”速度。巴赫从来没有用过那些词,但有人说他的作曲里有他写的用来表示基本节拍的信息,如3/4拍或3/8拍。而其他人则认为,巴赫十分乐意演奏者选择自己的节拍来演奏乐曲,并且他使用的那些意大利词汇仅是指这一部分节奏与另一部分节奏的相对速度。例如,美国科丽大厅的巴赫节奏科学家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快板速度要比慢板速度快两倍,中板速度则应介于它们正中间。

要想体会巴赫的节拍并从中欣赏演奏者的自由弹奏,只有通过比较1955年格伦·古尔德所录的《戈德堡变奏曲》和他在1981年的录音中才能体会得到,后来录制的《开放独唱曲》,它的节奏是早期版本节奏的一半,那么巴赫更喜欢哪个版本呢?可能他都喜欢,也可能他听了会感到惊讶。

~093

海顿的《创世记》剧本是谁写的?

1795年,在海顿第二次访问伦敦快结束时,小提琴家兼乐队指挥家约翰·彼得·所罗门在《创世记》的基础上谱写了宗教题材的英文剧本。但海顿的英语不是很好,于是戈特弗里德·凡·斯韦登男爵将该剧本翻译成德文,后来似乎又被翻译回英文。原先的剧本叫《世界创造》,是基于弥尔顿的《失乐园》及《圣经》的题材创作的,现在已失传,后来海顿也表示他也记不起那位作者的名字了。

这部写好的音乐剧既可用英文也可用德文进行表演,当该作品首次发表时,分别给出了这两个版本。然而,人们对于英文版的剧本批评声不断。1802年,诗人安娜·西沃德(笔名叫利奇菲尔德的天鹅)在书中写道:“毫无疑问,将剧本内容从德文翻译成英文,无论在意义方面,还是在语法方面,几乎都没有意义,他们也不应该滥用弥尔顿的作品做些没意义的工作。”这里举个负面例子——英文版剧本《西沃德》:

在神圣的光束面前,

黑暗阴郁惨淡的阴影都消失了

第一天到来,

无序屈服于这公平的世界,

地狱里黑压压的一群孤魂受到了惊吓,

他们陷入深渊的深处

陷入永远没有尽头的黑夜中。

然而,造成现在剧本语言和语法的呆板僵硬的局面,究竟是那位写《世界的创造》的作者的错,还是那个把斯韦登写的德文剧本转译回英文的无名氏的错?现在也不可能解释得清了。

~094

为什么舒伯特不完成《第八交响乐》的创作?

弗兰兹·舒伯特于1828年逝世,死时年仅31岁,这也难怪他留下了那么多未完成的曲子。但是,他没有完成他所创的伟大的《第八交响乐》一事却一直困扰着人们。1822年,舒伯特开始了他的B小调《第八交响乐》的创作,他写的前两段乐章全部都是用管弦乐演奏,到乐章的三分之一处又开始用钢琴伴奏,这个诙谐曲中的前两页全部都由管弦乐演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乐器。当时,传统的交响乐有四个乐章,舒伯特写完前两个乐章后又生活了六年,且在这期间完成了大量的作曲,包括整个《第九交响乐》的创作,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他有开始写《第八交响乐》最后乐章的动机。

更让人感到神秘的是,1823年,舒伯特将这个未完成的配乐给予了他的朋友安瑟伦·H,这个秘密直到舒伯特去世37年后才为人所知。为什么安瑟伦·H过了这么久才说,且为什么某些页似乎是谐谑曲前部的稿件——这背后引发了人们相当多的推测。1865年,在维也纳演奏了已完成的乐章部分,最后的压轴曲是该作曲家谱写的《第三交响曲》。

关于舒伯特为什么没有完成这部作品的创作,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他打算以后再创作;或是他其实已经完成,但原先写好的配乐不见了;还有可能是他失去了创作的灵感。后来人们进行了许多尝试,想完成这部交响乐,有些人是受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举办的比赛的驱使,该公司在1928年举办过一场比赛以纪念舒伯特逝世100周年。

~095

舒伯特是死于梅毒吗?

弗兰兹·舒伯特早逝的官方原因是感染上了伤寒,然而长期以来一直有人猜想,认为导致舒伯特死亡的真正原因是梅毒,他们认为这位作曲家是在1822年时从妓女那染上这种疾病(虽然他与妓女的性绯闻一直被炒作),但因为他的病在1824年已经治愈。1863年,人们将舒伯特的遗体掘出(另外一次是在1888年)以“防止遗体进一步腐烂”,却发现他的遗体上并没有三期梅毒。但是,作曲家去世前表现出的症状与汞中毒的症状一致,而在当时人们通常用汞来治疗梅毒。

~096

贝多芬称为“我不朽的爱人”的女人是谁?

当1827年路德维格·冯·贝多芬去世时,人们发现一些他用铅笔书写但从未寄出的信件。信上的日期是7月6日和7月7日,人们认为这几封信写于1812年(尽管信中并未提及年份),他称呼收信人是“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和“我不朽的爱人”,信中流露出他满腔的热情。

“哦,我在哪里?请你和我在一起——我会努力让你和我在一起生活。”他写道。“从来没有别的女人占据过我的心,也绝对不会!绝不......上帝啊,为什么要让我与她分开?她是我的挚爱啊!”结尾他写道:“哦,请你继续爱我,请你永远不要误解爱你的人的那颗最忠诚的心。”没人知道谁是这饱含爱意的信件的收信人,也没人知道为什么贝多芬不把信寄出去。然而,信中的内容表明两人之间有着长久的关系,“永恒的爱人”这个身份与接触过贝多芬许多女性相关。(www.xing528.com)

“永恒的爱人”最有可能是约瑟芬·布朗斯维克,她曾与贝多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热恋过,他给她写的情书超过十几封,但还有几个人有同样的可能性,贝多芬后来爱上了约瑟芬的表妹朱丽叶塔·圭霞尔蒂,他免费教她钢琴,为其谱写了《月光奏鸣曲;他还爱上了约瑟芬的妹妹德赫斯·冯·布朗斯维克、伯爵夫人玛丽、他的医生的女儿——泰蕾兹·马尔法蒂及年轻歌手艾美丽·西博尔德,还有其他女人。对于这样一个多情的情人,贝多芬的“不朽的爱人”肯定有很多。

~097

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最受欢迎的钢琴曲之一,那么爱丽丝是谁呢?

《献给爱丽丝》是首简单欢快的钢琴曲,是贝多芬在1810年谱写完成的,这个40岁的作曲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18岁少女,随后就写出了这首曲子并献给她,还有什么做法能比这更自然更真诚呢?

但这个猜测唯一让人质疑的是,这个少女不叫爱丽丝,而是泰蕾兹,贝多芬医生的女儿,她直到最近才被猜测是《献给爱丽丝》的谱写对象,也被认为是贝多芬的“永恒的爱人”。有个故事讲述的是,有天晚上贝多芬喝醉了,他打算为泰蕾兹弹奏这首曲子,然后向她求婚,他将写好的《献给泰蕾兹》手稿送给她,但是上面的字迹十分模糊难以辨认,因而误读成“献给爱丽丝”。19世纪,一个德国音乐家声称在泰蕾兹的遗产中见过这份手稿,但后来再也没人见过它。

然而最近,真正的爱丽丝进入了人们的推想范围。伊丽莎白·洛克尔是一位歌手兼钢琴家,她与贝多芬及其同事——澳大利亚最有才华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约翰·内波穆克·胡梅尔关系十分密切,后来她嫁给了胡梅尔,此后贝多芬与她的关系明显淡了。2009年柏林音乐家克劳斯·马丁·科皮茨经过研究宣布,他发现洛克尔的朋友圈中确实有个叫爱丽丝的人。

然而其他人指出“爱丽丝”在当时是个很常见的名字,且贝多芬常常迷恋年轻的女人。

~098

柴可夫斯基是否真的死于霍乱

或许没有其他作曲家的死能像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死那样引起争议,1893年11月6日,官方对其死亡诊断结果是霍乱,但即使如此,还是引发了人们激烈的猜想:

(一)1893年,柴可夫斯基在霍乱流行期间不经意喝了杯生水而染上霍乱死亡,他的死是个意外。

(二)他因为自身的同性恋问题倍感绝望,想自杀,于是故意喝了带霍乱病毒的生水。

(三)喝生水染上霍乱只是个借口:实际上,他是从男妓那里感染上了霍乱病毒。

(四)他被圣彼得堡帝国大学校友所逼,在名誉法庭上喝下生水以示对他同性恋的惩罚。

有些人完全不认同柴可夫斯基霍乱而死的猜想。柴可夫斯基死后,人们并未对其尸体进行常规检查,且身体并未被密封就放在含锌的棺材里。他们认为柴可夫斯基是死于砷中毒,可能是他自己中的毒,也可能是受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幕后指使的医生下毒,因为柴可夫斯基曾引诱过他的一个儿子。

如果能把柴可夫斯基的尸体挖掘出来并检查是否是砷中毒死亡,我们最起码能清楚他神秘死亡的原因,但这是不可能。正如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2001年出版)中评论的那样:“我们不知道柴可夫斯基是怎么死的,且这个答案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

~099

埃尔加《谜语变奏曲》中的“谜语”是什么?

关于爱德华·埃尔加《谜语变奏曲》中的“谜语”,人们主要有两种猜想。1899年第一次演奏这首变奏曲时,作曲家就命名为“一个创作主题的管弦乐变奏曲”。第一种猜想认为所谓的“谜语”指的是人,而第二种则认为“谜语”是神秘的、从未听说过的音乐主题。

如果“谜语”指的是人,那么我们就会注意到《第十三变奏曲》中有一处只标注了三个星号***。因为在其他变奏曲中,作曲家均给出人名的首字母缩写,可以判断出是作曲家还是他的朋友,但唯独《第十三变奏曲》不同,只有星号代替人名,但可以确定主角都是女性,可能埃尔加认为这里不透露人名更显微妙。其中一个女主角是海伦·韦佛,在移民到新西兰之前,她在1883年至1884年的18个月内还与埃尔加约会;另一个女主角是玛丽·利根夫人,因为在埃尔加创作《谜语变奏曲》期间,她曾航海前往澳大利亚。这么一来,他在变奏曲中引用门德尔松音乐会的序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程》的做法也解释得清了。

然而埃尔加还给出一个暗示:“除了这十四首变奏曲所基于的主题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主题贯穿在全曲之中,但没有演奏出来。”《友谊地久天长》,莫扎特的《木星交响曲》,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大不列颠》和《一闪一闪亮晶晶》等等,都是公认已经失传的主题。

最富想象力的猜想认为这个“谜语”是数学符号π,约等于3.142(保留三位小数)。其证据是,整个变奏曲第一乐章的行板中前四个音调是用G小调3,1,4和2演奏。此外,埃尔加还将该乐曲的前六段用双小节线分隔开来,支持π猜想的人认为这是作曲家故意使然,好让我们注意到这六段内包含有24个黑色字符,所有都是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没有“白的”二分音符(五线谱音符符头不涂黑的二分音符),寓意为“二十四只黑画眉被放在π里面烤”。关于“谜语”的真正含义,作曲家也给出暗示但意义十分模糊:“还有什么能比在一个π(派)里烤黑画眉更黑的事呢?”

从无用的知识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

——贝特朗·罗素(1872—1970)

~100

如果斯克里亚宾没有因剃须而感染败血症身亡,这个世界会终结吗?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是一名作曲家,曾创作了高昂亢进的乐曲《狂喜之诗》和所谓的《神秘和弦》等作品。他于1915年4月27日死于败血症(血液中毒),他在剃须时不小心刮破了唇上的脓肿引发了感染。当时,这个曾表示要像“拥有女人一样拥有全世界”的狂热的俄罗斯作曲家正在创作一首名叫《神秘物质》——一个充满颜色,气味,舞蹈,宗教冥思的气势磅礴的合唱。对于这部宏大的作品,斯克里亚宾曾说:幻想曲里不存在听众,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它需要杰出的人、杰出的艺术家和全新的文化彰显,需要一个优良的管弦乐队、大型混合唱诗班、有着强烈视觉效果的乐器、舞者、队形、熏香及富有旋律歌声。大教堂将不再单单是一座石头建筑,里面的景象将随着地球大气及《神秘物质》的旋律变化而变化。借助舞台薄雾和光束,整个建筑物轮廓都因此改变。

这首乐曲本计划在印度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山麓演奏,时间持续一周。斯克里亚宾认为这将会是这个时代的终结,而人类将会进化成“更高尚的人”。他的想法可能是错的,但我们不能绝对肯定“因为他的意外死亡因而世界得以拯救”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