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察官职业伦理建设是“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具体落实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口号,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主与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使我们国家向法治国家迈出了一大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机制面临转轨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侵入,使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就引出了人类社会治理的最基本手段,也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精神动力和人类的文明底线——道德问题。社会的呼吁、治理国家顽症的需要使道德问题呼之欲出。
检察官的职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是通过检察官的职业行为来了解检察机关和检察官职业的。因此,建立检察官职业伦理,使检察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完成检察工作职责、对于建立法治国家,都有促进作用。
(二)检察官职业伦理建设是检察官履行检察职能的必然要求
检察官在履行检察监督职责过程中,必然同社会各界、各类人员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职业联系。对这些关系的调整处理,当然需要法律,但也需要检察官职业伦理。例如,检察官与法官的关系,检察官与律师、侦查人员、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各种关系的处理,仅有法律是不够的。因为法律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将所有的社会关系事无巨细地全部罗列出来,日常的、大量的司法活动还要靠职业道德去调节。(www.xing528.com)
检察官掌“生杀予夺”大权,这正如同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则能保证社会和国家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反之,则损害公众利益,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妨害。而能否达到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检察官职业伦理的高低。检察官职业伦理水平高,则使权力运用达到匡扶正义的目的。反之,检察官道德水准低,则将使检察职能变成危害公众的工具。
(三)检察官职业伦理建设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道德与国家长治久安是有联系的。在中外历史上,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之时,也正是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之日。因此,道德,尤其是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有其特效。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古代,思想家就将社会廉耻等道德体系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从“克己复礼”到“三纲五常”,从“无为而治”到“禁欲主义”等封建传统道德体系,被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发展的精神支柱。
检察官职业伦理更是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联系密切。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该是法制的守护神,是正义的化身,也是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场所,更是弱者寻求法律帮助之处。检察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担当守护“正义”之责,就能使矛盾得到化解、正当权益得到保护、法律天平得到平衡。如果没有良好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冲突视而不见,或不能秉公执法,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检察机关就会失信于民,并进而使公众对法律漠视、对国家失去信任,并危及国家政权的安全。所以,建设检察职业道德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