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同科目的预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用预习英语的方法来预习数学,效果自然不佳!正确的做法是,不同的科目,要使用不同的预习方法,要因课制宜。
陈柏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学习很认真,晚饭过后都会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面写当天的作业,有时甚至会写到很晚,但是考试成绩总是差强人意。
妈妈对此感到很忧心,便找到任老师请教。任老师是陈柏的班主任,听了陈柏的情况以后,她说:“孩子学习没什么特别的方法,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努力程度,勤奋往往是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但是,如果能掌握一些方法就更好了,比如,不同科目采用不同的方法等。”
妈妈一听,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便问:“任老师,不同的科目果真需要不同的预习方法吗?”任老师点了点头说:“是的,语文和数学的预习方法是不一样的。”之后,她便讲解了两个科目的具体区别。
妈妈受益良多,回到家后便让陈柏使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课前预习的效果凸显出来,陈柏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预习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如果能自己学懂,便会产生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学好,之后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更浓……如此循环,孩子学起来就会更轻松。
6~12岁的阶段学科少,知识浅显易懂,预习时比较容易,只要培养好的预习习惯就可以了。成功的教育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特别是在6~12岁阶段,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甚至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但是预习时一定要注意,各科有各科的特点,各科有各科的规律,一定要让孩子遵循规律,不能盲目预习。
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而预习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课程要以不同的方式去阅读、思考,要用特定的方式练习旧知识。预习前把握课程的特点,预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预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重在语言的阅读,语文课本多是由一篇一篇内容上不关联的文章组成,语文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连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语法。预习语文时一定要侧重于文章诵读,以及基础知识的记忆。
预习语文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通读课文,让孩子把不会的字词划出来,遇到不好理解的句子也要标出来。(www.xing528.com)
其次,查工具书,即给生字注音,给生词注释,以及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要让孩子借助工具书去理解字词的含义,然后再将其放到课文当中去理解。
最后,尝试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特征、表现手法等,把思考结果记录下来,听课时与老师的讲解进行对照,加深理解。
◆预习数学的方法。
数学是一门知识连续性很强的课程。在预习数学课程时,很多孩子都会提前预习一下第二天要上的新课,可是效果往往不是很好。为了提高数学的预习效果,在预习数学时,一定要集中时间做阶段预习、学期预习。
数学预习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认真研读章节的定义。定义是数学的灵魂,要让孩子理解各知识点。
其次,在理解数学定义的基础上,学习定理。定理、定律、公式等是学习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预习时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数学各知识点之间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时如果发现学过的概念有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最后,试做练习。数学书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设计的,可以让孩子用它们来检验预习的效果。
学习小警示
采用同样的方法来预习不同的科目,效果多半都不好。语文有语文的预习方法,数学有数学的预习方法,英语还有英语的预习方法……各科目的预习方法都不同,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不同的科目,才能发挥预习的真正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