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伊索,可能熟悉的人不多,但提起《农夫和蛇》《狼和小羊》《鹰与螂》《农夫的儿子们的争吵》等,也许大家都就不陌生了。伊索是一位奴隶出身的寓言作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那个时代,奴隶主贵族作威作福,为非作歹,奴隶和下层平民备受欺凌。奴隶和下层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专制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他们把寓言当作武器,同奴隶主做斗争。在众多的奴隶和平民出身的寓言作家中,伊索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伊索约在公元前6世纪出生。伊索小时候长得很丑,大家都不喜欢他。更可怜的是,他还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不过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他在田里干活时,看到有趣事物,就会把它们编成精彩的故事。他没有笔,全部记在脑子里,可见他的记忆力有多强!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吧!
善良的伊索发现自己会说话后,便开始兴致勃勃地凭借记忆,向周围人讲述藏在他脑子里有趣的故事,而大家也都喜欢听伊索讲故事,更敬佩他过人的聪明。
《伊索寓言》中有很多总结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经验的故事,像《农夫的儿子们的争吵》便是其中的一篇:农夫的几个儿子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很不团结,农夫多次劝导也不奏效。一天,农夫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拿了一束木棒让他们轮流折,但谁也折不断。然后,农夫把一束棒拆开,分给几个儿子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儿子们很容易都折断了。农夫用一束棒折不断,一根棒一折就断的道理教导儿子们说:“你们看吧,假如内讧,便要被打倒了。”这一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在《三只公牛和狮子》中伊索告诫人们,要注意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有三只公牛生活在一起,一只狮子想吃掉他们,可是公牛们齐心协力,令狮子无法下手。狮子想出诡计,便用花言巧语离间三只公牛的关系。公牛们不知是计,终于上当,他们各自分开。这时,狮子趁机将三只公牛一只一只吃掉了。“不要相信敌人的好话”,这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历史经验。(www.xing528.com)
《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寓言,说明生活中深刻的道理:《打破神像的人》是说要打破人们对神明的迷信;《龟兔赛跑》中劝诫人们不要骄傲自大;《乌鸦和狐狸》讽刺一些人的虚荣心;《狐狸和葡萄》嘲笑无能者的自我安慰心理……
伊索创作的寓言故事中,经常把奴隶主贵族比为狮子、毒蛇、狐狸等,揭露他们的贪婪残暴,同时又歌颂了广大奴隶和下层平民顽强的斗争精神,鼓励人民团结起来,向贵族奴隶主做斗争。这显然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因此,奴隶主贵族对伊索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杀害他。后来,伊索被奴隶主押到爱琴海边一块高耸的岩石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伊索冷静从容,坚强不屈。终于,伊索被推下了山岩……
伊索在世时,他的寓言就在人民中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广为流传了,但当时并未编成书。公元前3世纪左右,伊索死后的两三百年,一个希腊人把当时流行的200多个故事汇编成书,题为《伊索故事集成》,但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公元前1世纪初,一个获释的希腊奴隶,以上书为材料,用拉丁韵文写了寓言100余篇;同时,又有一个人用希腊文写了寓言122篇。到公元4世纪,又有一个罗马人用拉丁韵文写了42篇寓言。以上三种韵文体都保存下来。后来,又有人把韵文改为散文,加进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并多次汇集、编纂和改写,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伊索寓言》,共有360篇。
《伊索寓言》并不是伊索一个人创作的,其中有他同时代人的作品,也有后人的创作,但这并不影响伊索的伟大,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寓言,并从他的寓言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