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看着小巧,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在古代,因为标点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也,’非有一足也。”
故事里的意思是:鲁哀公因为听说“夔”有一只脚,觉得很奇怪,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说,夔是在尧时期通晓音律并对天下实行音乐教化做出很大贡献的一个乐官,舜继位后,曾想另寻他人做乐官,尧就忠告舜说,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偏巧鲁哀公读古书不懂句读,把夔理解成了有一只脚的怪物,堂堂国君也难免闹笑话。
两汉的时候,有了“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我们今天的断句。符号有“↓”和“、”两种,比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说,凡是句子末尾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www.xing528.com)
到了宋代的时候,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朱熹在著《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20年代还有沿用。划在人名或者地名旁边的竖线则晚至明代出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多用来表示停顿,没有多少意义上的差别,而且没有标点的书占绝大多数。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中国,西洋标点符号也跟着进来了。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而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他编写的一本称作《欧美环游记》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虽然他在书中不是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潮。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一些知识分子便对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全面反思。白话文登上舞台的同时,新式标点的需求也应时而来。1919年4月,以胡適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于是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適对上述方案做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
终于在1920年的2月2日这一天,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了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多亏有了标点符号的产生,我们现在读起文章来才不至于很费劲,你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