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博物馆参观时,总能看到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它就是甲骨文。关于它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他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在无意间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很好奇,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像文字一样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竟然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相信这肯定是一种文字,又由于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便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书体的一种,可以说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字。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发现于殷墟。殷墟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殷墟是我国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由于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甲骨文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记录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作“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从殷商发现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4500字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虽然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www.xing528.com)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龙骨上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有的细如发丝,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有的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没有一定的统一,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所以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构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显出一定的美感。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地说应该是由甲骨文开始的。因为从甲骨上的文字上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的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从而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成为一种收藏品,这就充分证明了它的魅力。
甲骨文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它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因而,甲骨文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