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目标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要求和指标,社会目标包括社会经济目标、政治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等。社会目标对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首先,经济目标为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提供了利益推动力。党的十六大为我国今后20年的经济发展指出了宏伟目标,预期的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必将形成水资源的更大需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推动人们更加重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更深入地研究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并将其应用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这就丰富了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推动节水运行机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可以说,社会经济目标是推动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转换、建立新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的原动力。
其次,从社会政治经济安全目标看,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定的政治局面、安全的社会生活、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转变和建设的政治保证。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和建设必须淘汰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组织方式,引起涉水利益群体之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矛盾和冲突。此外,节水机制内部各不同层次的机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有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如果新机制耦合度低,运行不畅,就可能危及水资源开发和分配的安全,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这就要求有社会政治安全机制来调节。因此,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和有效发挥功能,必然要求有稳定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www.xing528.com)
第三,从生态环境目标看,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是以生态环境的自控制自调节为前提条件的,生态环境目标也直接影响到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建立的速度和运行状况。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系中,生态环境的价值起着关键作用,它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是检验增长目标是否合理的前提,是评价经济发展的制约性标准。水是生态系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越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越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越重视节水型社会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发展。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