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与世界各国一道,以可持续安全观统筹国内国际安全大局,处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热点问题。这将是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1.着眼总体和长远。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持续性,首先表现在实现国家安全的总体设想上,即国家谋求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为了长治久安。国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短期内不会消失,甚至可能会发生复杂变化。因此,维护安全必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要治标,也要治本;不但要有现实的应对措施,也要有后续手段;不但要着眼于眼前,也要立足于长远。
2.追求可持续性。追求国家安全状态的可持续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目标。统筹现在和未来的国家安全工作,实现国家安全状态的可持续,就不能只是被动应付,而必须有前瞻性地针对各种安全问题,开展机制化和常态化的治理。
3.重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安全原则,就是要安全和发展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要实现可持续安全,就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贫困和落后的国家是无法实现安全和稳定的。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视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主旨都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4.发展国际合作。可持续安全观涉及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两个大局,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国的稳定、安全,也离不开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
可持续安全原则,是在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国际合作中,以实现持久安全为目的形成的共识与成果。人类没有可持续安全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如果没有各国的认同和相关政策及行动,只会是空论。在国际合作中,必须强调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根基,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尤其是在国际反恐领域,可持续安全原则不仅强调加强国际合作,而且重视极端势力、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根源,强调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尊重多元文明与不同宗教,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强权政治,努力消除各种隐患。可持续安全理论必须与世界各国实践相结合,得到各国的认同,形成相关政策与行动。
中国积极倡导可持续安全原则,展现了国际安全维护者、共同发展促进者、国际体系建设者形象,并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走出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安全新路。
【注释】
[1]田双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地位——以《警察法》的修改为视野”,载《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2]叶政:“国家安全与我国经济关系协调及社会综合治理”,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5期。
[3]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35~36页。(www.xing528.com)
[4]乔晓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36~43页。
[5]郑淑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导读与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25、65页。
[6]“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861.html,2019年8月7日访问。
[7]郑淑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导读与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67页。
[8]马强:“当代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辽宁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
[9]《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编著:《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4~66页。
[10]郑淑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导读与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70~72页。
[11]刘江永:“可持续安全观是照亮世界和平的一盏明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的重要论述”,载《人民日报》2017年3月16日,第7版。
[12]习近平同志在亚信峰会讲话中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也被集中概括为“可持续安全四项原则”,即共同安全原则、综合安全原则、合作安全原则与可持续安全原则。作为科学的安全观,可持续安全是总体安全的纲,纲举目张。共同安全是保障,综合安全是手段,合作安全是路径,可持续安全是目标与指针。换言之,可持续安全的基本特点就是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这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