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全面国家安全原则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工作纲领和行动指南,即应对国家安全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统筹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4]
(一)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
外部安全主要强调世界和地区因素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亚太地缘战略格局和国际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维护和平的力量上升,制约战争的因素增多,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大战不会发生,总体和平态势可望保持。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将有新的发展,各种国际力量围绕权力和权益再分配的斗争趋于激烈,恐怖主义活动日益活跃,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等问题复杂多变,小战不断、冲突不止、危机频发仍是一些地区的常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外部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影响增大。
内部安全主要强调我国社会内部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从维护我国内部社会和谐稳定看,重点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完善和落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减少利益冲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此外,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也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内部因素,故需加强监测预警和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努力将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二者不能顾此失彼,尤其要防止内外因素相互联动,形成叠加效应,冲击国家安全底线,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执政根基。
(二)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的关系
国土安全更多地强调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国民安全则更多地强调一国之民的安全、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统筹维护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既要考虑静态的固有领土主权安全,又要考虑领土之上人们动态的各项生存发展需求。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看待世界的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支撑美国外交政策根基的“接触战略”正逐渐崩溃。因此,其需要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来指导美国外交,并由此界定美国的国家利益、地区战略和行事方式等。同时,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显示的对华的警惕,或将在双边互动、地区竞合与全球治理三个层面上给两国关系带来一定挑战。日本积极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大幅调整军事安全政策,其国家发展走向引起地区国家高度关注。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个别国家对中国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一些陆地领土争端也依然存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对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台湾问题事关我国国家统一和长远发展,近年来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良好势头,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东突”“藏独”分裂势力危害严重,特别是“东突”暴力恐怖活动威胁升级,反华势力图谋制造“颜色革命”。三是随着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国际和地区局势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疫情等都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做到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这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民主本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人便没有国家。人民安全是处于国家安全第一位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最核心组成部分。为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首要的就是保卫国土安全,保卫国家核心利益。同时要牢记人民是真正的主人,维护国家安全要紧紧依靠人民。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在朝阳区群众的多次举报协助下,破获了多起涉黄涉毒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一时间在网络上形成了有关“朝阳群众”的热点新闻,这就是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形成动员全社会力量维护公共安全的良好氛围。国民安全的另一重要内容体现为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近些年,随着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国家利益遍布全球,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安全风险。2015年3月,沙特等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起空袭,当一些在当地有侨民的国家还在考虑如何撤侨时,中国军舰已经陆续从也门撤离了500多名中国公民,体现了中国的危机管理、应急指挥、应急保障、国际协调等能力的不断增强。与这项原则相关联,《国家安全法》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有两处明确规定:一处是第33条专门对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作出了规定;一处是第18条在军事安全任务中规定“实施联合国维和、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为切实维护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www.xing528.com)
(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关系
传统的安全观将主权、领土、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维护国家安全主要依靠军事力量和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网络信息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也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有时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统筹好这一关系,需要不断拓展和加深对国家安全的理解认识,不断掌握和应用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新思路新方法。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其中,“综合”就是指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从亚洲情况看,地区安全问题极为复杂,既有热点敏感问题又有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从世界范围看,气候变化、武器扩散、跨国犯罪、贩毒走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甚至全人类安全的重大因素。2015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就将暴力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网络攻击、日益增强的流行性疾病等非传统领域安全风险列为美国的主要安全关切。《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也体现了俄罗斯的综合安全观,其将安全的内容涵盖内政、经济、社会、军事、信息和生态等领域;在安全保障手段上,强调军事手段和非军事手段的综合运用,既强调军事实力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又突出经济和内政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随着形势任务不断发展变化,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上领域,还会不断拓展和延伸。《国家安全法》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中,网络信息安全、恐怖主义、重特大突发事件、生态安全、核安全以及新兴领域安全和维护海外利益安全等都可以认为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
(四)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关系
自身安全更多地强调从一国本身角度出发考虑的安全状态,共同安全则是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国与国在维护各自安全中的相互关系,努力形成1+1>2的安全状态。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要求将本国的安全需求放到世界安全形势中考虑,寻求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维护共同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力冲击了西方大国一贯秉承的弱肉强食、国强必霸的丛林法则,是我国对于世界安全理念的重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处理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中心思想是: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需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积极奉行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新的时代特点,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全球化形成了各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联。鉴于此,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外部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持久和平。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稳定也是世界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