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它独特的优点,可是常常不容易掌握,弄得不好,反而事倍功半。有这样的一场讨论:学生分小组,一个小组围绕着桌子坐成一圈。小组长宣布讨论题目后,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气氛很热烈,但仔细听听,学生说的并不是和讨论题目有关的事。这时老师又发现,一个学生在小组的讨论记录本上写着什么,他写完了,又传给下一个写,每个学生都在本子上写一段话。拿来看看,原来都是写着对讨论题目的看法,很像是一份小组讨论的记录。这样的活动,貌似讨论,实际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变相的“笔谈”,并没有发挥讨论法的作用。还有一次,老师让学生讨论一篇课文的分段。学生见有人坐在后面听课,表现欲很强,发言的人连续不断。发言中有人提出课文可分三段;有人说分五段,有的人又说同意分三段,可是分法不同,有的人同意分五段,分法也和前面的同学不同,还有的同学说可分四段、六段。课堂气氛很热烈,可是直到下课铃响了,究竟应该分多少段,怎么个分法,学生还不清楚。下课后有学生说:“今天是分段课!”这样的没有结果的分段课,虽然用了讨论法,由于教师没有作适当的引导,把握不住课堂,既拖延了时间,又没有达到目的,可以说是一场不成功的讨论。此外,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是问答法、谈话法,不是讨论;讨论分成正反双方,互相有针对性地辩驳,那是一种特殊的讨论——辩论,不属于课堂教学的讨论法一类。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是指什么呢?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发言,以求得一致或者更正确、更深刻看法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上的讨论,必须有中心(题目),有主持人,发言必须围绕中心,互相交换意见,并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运用讨论法,教师的任务是出题目和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学生的任务是事先做好发言准备,讨论时积极发言,并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一场全班性的讨论,要求学生人人都发言是不实际的,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顾别人看法如何,只顾自己不停地说,这种“大胆发言”,垄断发言权的表现不应该鼓励。(www.xing528.com)
讨论的组织工作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