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协调制度》。
【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召开了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出台了《南充市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南充市法治政府建设巩固方案》。修订完善《南充市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市本级共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338件,建议修改26件,否定13件。成立南充市法律顾问团,出台了《南充市法律顾问团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出台《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组织全市行政机关5200余人参加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继续委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对南充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
【司法公信力】全市公安、国家安全和司法行政系统机构调整改革全部完成。完善法官检察官员额管理、遴选、退出制度。建立员额法官主导下“分权制衡、繁简分流、分段集约”的执行办案机制。出台《南充市关于加强行政公益诉讼结果运用促进依法行政办法(试行)》。召开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联席会议,建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快速处置和联动机制。出台《南充市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完成了全市“四类外”司法鉴定清理注销工作。全省首家“量刑建议智能辅助系统”在阆中上线试运行,营山县人民检察院的“掌上检察院(微检察)”在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成果展上荣获“智慧检务十大解决方案”,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全部建成。法治实践成果《“智慧检务”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未成年人综合司法观护的法治实践》入选《四川法治蓝皮书》。
【法治宣传】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宪法法律进高校”“法律服务进企业”等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400余次,派发《“七五”普法知识读本》《法律援助宣传资料》等法律传单和宣传手册5.3万余份,发放法律服务便民卡1.2万余张,发送法治南充相关短信10万余条,接受市民咨询数万人次。组织市级新闻单位在主要新闻媒体所属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开设法治栏目20余个,刊发相关稿件近400篇(条),播出防范非法集资、防范通信诈骗、扫黄打非等公益广告近2000余次。制发《2019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安排意见》,全市各地各部门开展领导干部学宪法活动383场次。先后编创《蛋炒饭》《魔鬼的契约》等法治类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法治类文艺宣传演出进学校、进农村达180余场。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景观52个。
【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继续完善和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2个县(区)、5个乡镇(街道)、5个单位分别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法治示范县(市、区)、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公证等各类别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4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982个,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全市5802个村(社区)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全年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服务。先后开展“春雷行动2019”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网剑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社会稳点等重点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528个社区、3344个村级综治中心基本建成,整合社会视频6.38万个,安装“两车卫士”10万辆,新增天网视频点位533个。(www.xing528.com)
【体制机制完善】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设立34个协调小组,458个市(县)直部门成立推进依法治市(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先后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办公室第一次、第二次会议,建立了委员会、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制度,出台了2019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及台账。印发《南充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督查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市专项督察,并配合省委依法治省办开展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和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将全面依法治市纳入市委目标绩效考核,组织开展了“法治南充建设”考核。建立信息报送和工作通报制度,全年印发通报简报13期。深入开展法治建设理论研究,形成《2019年南充市依法治市调研成果汇编》,受到市委书记宋朝华肯定性批示。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宋朝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副主任:吴群刚,市委副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副主任:古正举。
(撰稿:杨徐 雷国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