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鹏
在从新加坡到民丹岛的游轮上,收到了岳母戈继军相邀作文的微信,往事如马六甲的海浪暖湿而至。的确,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了。于是这个承诺变成了此次热带之旅的一个沉沉的行囊,一直背着、一直挂怀。
写作尤其是实录本应是个严肃的事情,苦于旅途中资料难找而迟于动笔。好在自己前期都在各位叔叔阿姨们的指点下亲力亲为,回忆如同一枚枚印章戳在自己的脑海里,鲜明而深刻。邓淮生叔叔的英明,管新凯叔叔的果断,刘华苏叔叔的才思,邵宁东叔叔的精明,许朝奉叔叔的奉献。岳母岳父更是“神仙眷侣”,亦庄亦谐,一文一武,如同一对久经沙场的战士。而我作为三代会员唯一的感觉就是压力山大,因为我负责首期的设计和策划推广执行。想要方案通过,哪怕一段文字的揣摩都势比登天。记得2009年那段时期的前期策划会,常有奇思妙想,每每令人拍案。而随之诞生的北京怀柔九公山铁军纪念园也成为当时中国红色主题纪念园的亮丽风景。它建立就是一颗火种,是未来洒向全国的火种,是为了红色主题文化的薪火相传。
记得2006年我加入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的大家庭中,我能加入到这样的组织一直深感骄傲。这个组织的叔叔阿姨都是革命英雄家庭的后裔,还有很多在媒体上经常听到和见到的人物。记忆中的那些闪亮的名字——陈昊苏、陈小鲁、乔泰阳、粟戎生、邓淮生、管新凯等很多名人……大家亲如手足、心往一处拧、劲往一处使。他们都十分低调,像我这样的“群众”也受到十分尊重的对待。没有人有怨言,都在默默奉献。会长们及分会的领导们更是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无论是研究会的“顶层设计”“可行性方案”“年度计划”“执行方案”等都汇聚在他们那里。而他们却往往可以泰然处之、化繁为简。从新四军二代们的工作作风中我逐渐了解了“铁军精神”,终于明白为什么新中国可以建立的原因了。在这里我所有的年少轻狂都被“秒成渣”。我在研究会担负的工作,想要完成好更要精益求精,但凡有所疏漏都会被前辈指出并重做。同时,我也想学习前辈的精神,也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前辈知道我也不是吃“素” 的。在这里想要及时地完成各种任务,不仅要能写、能说、能有想法、能有见识等,还要像个“猎人”一样,把你放入陌生的林野里,能以最快的速度,“猎取”想要的结果,同时,我还希望“猎取”的更多更好,让前辈能开心地给我以赞许。
虽然我在研究会里还是个“小学生”,但我尽可能“装”得像个成年人。尽可能地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以最少的成本为铁军纪念园的前期做工作。当时,我这个新四军三代会员一方面受到外界的欣赏与羡慕,另一方面也要承受着外界的各种冷遇,真可谓“冰火两重天”。譬如:在做铁军纪念园的规划设计时,由于想把设计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更加具有标志性,以匹配那些“创立新中国的一代人”的荣耀。我利用工作关系先后找了英国的阿特金斯(帆船酒店的设计公司)和美国EDSA景观设计公司,希望通过自身项目的合同把这个“小活儿”加进去。由于我不是项目法人,加上有点占便宜的心态,经常要受人怀疑、白眼。而且,当时也没有视频会议技术及交通方面的便利条件。我为了商量一件事,常常骑个破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从海淀区跑到东城区东方新天地里找设计师开会,同时,还要穿着正式的西服,去配合外企的谈判语言。于是,北京的街头经常看到一个年轻人穿着西服快快乐乐地骑行在长安街上。记得跟设计师谈事的时候头上还冒着丝丝缕缕的“白烟”,那是汗水遇到极冷空调后的情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美国EDSA的设计团队里影响到了王冉(万万树项目的同事)的朋友冯鹄,他同意以私人的方式为我们提供最低价格的设计服务并能现场为研究会领导们做汇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在当时的设计行业中,想要将自己的产品设计成作品,并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具有国外见识的中国设计师也是为数不多的。为了让领导们更好地决策,我让他做了四个设计方案并出具了效果图。分别是以实用、超越、保守、地标这四个方向进行诠释。经过几轮的内部讨论后,将三个难分伯仲的方案交由当时的一师分会领导审阅。
会议在传媒大学的阶梯教室中进行,那里有投影仪和播放设备。说是一次汇报不如说是一次较量,一次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只为了在现有条件下能够保证“前瞻性”及“标志性”。
较量: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阶梯教室的180分钟
时间:2009年
事由:讨论铁军纪念园的规划设计
甲方: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工委会邓淮生、管新凯、戈继军、邵宁东、许朝奉、牛德军、郭鹏等
九公山邵和东总经理
乙方:美国EDSA冯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媒大学成了我们的“根据地”。这里先后开了几次重要的会议,其中有规划设计研讨会、推广方案设计研讨会。在这里要感谢中国传媒大学许朝奉叔叔及那里的老师给予的场地及后期设计印刷的大力支持;在宣传册设计审定会时陆艺姐姐也参与了进来,虽说是我自己做的宣传册初稿,但她的很多建议都很有意义并更加成熟。使得这个宣传册能顺利通过研究会领导一字一句的严格审核。宣传册最终由许朝奉叔叔那里的老师和学生们进行排版及印刷。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中国传媒大学的校领导及许朝奉叔叔和师生在初期的鼎力支持与默默付出。
我经常在工作中挖空心思地去想如何更好地让研究会尤其“铁军精神”依托于铁军纪念园这个平台可持续发展下去,虽说会有很多的谈判博弈,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尤其是在没有成本的前提下与年轻人心中产生真正的共鸣。我经常和我的岳母讨论当下的时事热点,有没有值得借势推广研究会的机会,让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更加认可和传承“铁军精神”,将“铁军精神”中不屈不挠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是不是可以用一种年轻人认可并成为时尚的一种手法将“新四军成立80周年、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成立20周年、铁军纪念园荣获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题深入人心?更好地去点燃当代年轻人、中年人心中的爱国激情,时刻铭记“有国才有家”。在当下风云万变的国际形势及疫情的情况下“用心汇聚14亿人的力量” 紧密团结在国家的身边办大事的决心。(www.xing528.com)
传承: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策划组织红色快闪活动
作为铁军纪念园开园十年的参与者、记录者、见证者、策划者,我感受到的是铁军纪念园这十年的创造、细心、协作。铁军纪念园已然成了中国红色文化发展的战场。
2017年,为了更好地让新四军历史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信息在群众中引发关注,更好地传承“铁军精神”,我们策划了此次快闪活动,第一次以铁军纪念园为红色主题的快闪活动。同时,我聘请太立德仁公关公司免费制作了微信报道及活动视频,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太立光标董事长颜凌志和时玥对此次活动的全程付出与支持。我设计的暖场微信圈信息得到了许多的朋友支持与转发并率先在微信朋友圈中倒计数预热。这些好主意、好点子均得到了总会和工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研究会各个机构纷纷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解决快闪活动的问题,比如:当地公安协调、奥体公园的协调等重大事项。没有他们的鼎力相扶,快闪活动可能会胎死腹中。没有总会领导和大家的共同支持就没有这么理想的结果和这么好的群众反响。我们也是全家齐动员,我的女儿、四代会员郭笑涵也有幸担任了快闪活动的领唱。她从小就投入在研究会的怀抱中,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她比别人更阳光、更朝气、更单纯,也许这就是“铁军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我们现在或是走下舞台或是步入了更大的辉煌,然而这都不重要,“铁军精神”的传承才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迭代的发展是会有短短的停顿,停顿是间歇、是体味,不是曲终,是向新的高潮冲击前的准备。未来的年轻人会有新的思考、新的格局、新的路径、新的规则!永放光芒的“铁军精神”传承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再度燃烧。
再厉:与泰康的合作
2019年,在铁军纪念馆装修改造项目中,我找到香山革命纪念馆的设计方北京天铭国际文化公司的董事长金鑫(以前我的乙方)。反复商讨下终于同意为我们免费出一版造价200万的装修改造方案并向铁军纪念园工委会成员进行当场汇报,并给予我们更多的专业建议。让我们增加了对泰康的工作要求,有理有据地在有总会领导参加的会上向泰康项目方进行了展示,并阐述了我方的意见,使泰康在方案中加入了我方的实际要求,达到了我们降本增项的目的,更好地保障了纪念园长期稳定的经营目的。
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衅,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爱国主义当仁不让成了这个时代最生动的主题。从概念到文化,从文化到精神,从精神到IP(知识产权),机遇是属于每个进取的团队。大浪淘沙洗去林林总总之后,我们终于知道,唯有传承象征坚韧与责任的“铁军精神”才是我们最大的本分和最终的义务。
这些都是临时组建的群,工作结束后会马上取消。就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得铁军纪念园走到了今天,铁军纪念园的不断创新是发扬光大“铁军精神”的基石。我们要铭记这里的每张笑脸,因为这里记录着那段无需证明的燃情岁月……
后续:
自从铁军纪念园问世以来,反响强烈。这里唯一的目的是传承与发扬,这里的人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无私奉献。
纪念园的市场轰鸣是由纪念馆的建设引发的,为了将纪念馆如期完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铁军纪念园工委会成员驻现场。其中很多都是50-60岁的叔叔,他们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大多吃住在山上,裹着军大衣在山里睡觉,在恶劣的低温环境下施工。有时真分不清哪些是民工哪些是研究会的“二代会员”。真正的“红二代”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人还有什么理由“淫意娇奢”?在我看来这里真的不是陵园,是所有新四军老战士精神的象征。
铁军纪念园走过的这十年,在这本书中有投影、有足迹、有汗水与泪水。这不是忘却的纪念。虽然 这十年还有很多人和事值得书写; 这不是为了追忆逝水年华,为的只是 曾经的投入其中,曾经的用心书写,曾经的试图改变。感动,为了传承“铁军精神”及中国脊梁的不朽,为的了解这份专注、忠心与执着;感谢,为的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建立与传承,更书写了红色文化传承十年的峥嵘岁月。而我们很多人也在路上,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了无法忘却的人生回忆。我曾经很早就讲过,在中国红色主题文化发展进程中,铁军纪念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影响着我们,我们也以自身的力量影响着文化。北京九公山铁军纪念园以创新精神为激励,担起了传承的责任,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对于红色主题文化的薪火传承功不可没。能有幸徜徉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十年不觉得虚度,百年也不会孤独。
两岸的风景已经渐行渐远,但大多数都已经定格在我的相机里。此时马六甲的波涛已化为深水潜流,微风吹过,海面一片平静,想起了北京九公山铁军纪念园的建立,我只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以及那种醇厚的友谊,如同这马六甲的日出,橙红温暖,一片晴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