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李密的《陈情表》是沪教版高三上教材第五单元的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教授,除了能够强化单元主题——亲情、故园情等情感的体悟,也能引发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思考。有学生在学完这两篇课文之后,就提出这样的疑问:两篇课文的第二段句式的变化与情感的表达相得益彰,只不过古人的文章并无现代标点,那么这种“相得益彰”会不会是我们标点出来的呢?
应该说这位学生抓住了学习这两篇文章的关键。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而言,文章的第二段句式随着情感的流转而变化,确是大文章家的手笔。从“舟遥遥以轻飏”到“恨晨光之熹微”四句,用的是六字句,以轻快的笔调写归途中轻松愉悦的心境;接着忽然由六字句转为四字句,节奏忽然变得更快,这跟“乃瞻衡宇”密切相关,遥遥地望到了自己的家门,“近乡情动”,归家之情变得更为激动而迫切;四字句自然更能表达这种心境。然后从“引壶觞以自酌”开始,又从四字句变成六字句,节奏又变得舒缓起来,这显然是因为从这句开始作者已经开启了归家之后“引觞自酌”的闲适自乐的生活。一段之中,句式发生两次变化,纯是情感流转使然,不得不变,不显一点造作之态。这就是非常仰慕陶渊明的苏轼在《答谢师民》中所形容的文章的高妙境界:“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当然,这种句式的变化绝不是现代标点的功劳,因为这跟文章本身的节奏有关,也跟本文的文体有关。这篇文章是辞赋,也具有骈文的特色,如第二段中多用对句,全用四六句。因而上文提及的那位同学的疑问也就不成疑问了。
图3-4-1 (明)文征明书《归去来兮辞》
但是,若论及李密的《陈情表》恐怕问题要稍微复杂一些,固然此文受时代风尚影响,也喜用对句,但是它毕竟是一封具有实用功能的奏章。因而不能简单通过文体来判别文章的节奏。但是因为《陈情表》一文叙述清晰,逻辑严密,因而依据文章内容来判别此文的句读基本上也没有问题。查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的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96年版《晋书》、中华书局2004年版《古文观止》三书中所收的《陈情表》,标点大致也是相同的。因而读《陈情表》第二段,我们是能充分地感受到作者娴熟地使用句式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的流转。如本段中两次写诏书——“诏书特下”“诏书切峻”,皇帝两次征召李密前往中央政府任职,第一次是“拜臣郎中”,第二次是“除臣洗马”,这显然给李密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两次“诏书”后面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整饬峻急的四字句。而在这两次皇帝亲召之前,地方政府已经有两次征召,即“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因为是地方政府的征召,李密的拒绝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写到此处,作者很自然地用了节奏稍微和缓的两个九字句。这两个九字句和后面的四字句形成的对比,让我们很能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但是,上引三书的标点和沪教版教材的标点又有着细微的差别。沪教版教材中课文注释①提到,本文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的《文选》。至于是什么版本的《文选》,教材并未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的李善注《文选》中的《陈情表》与教材第二段中的标点有两处不同。第一处是“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后面,教材中用的逗号,上古版《文选》中用的句号。此处很明显当用句号,因为句意已完足,且用逗号与后文的分号相龃龉。此处或是教材排印之讹误。另一处是“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前面,教材用的是冒号,上古版《文选》中用的句号。仔细揣摩,此处用句号当无误,但是教材中用的分号似更能体现作者进退维谷、矛盾挣扎的心境。因为这既符合冒号的语法规范,可以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臣之进退”正是对上文“奉诏奔驰”和“苟顺私情”的总结;同时也使得前后文意连绵不断,读者胸中会生起更为浓烈的逼迫感。
明白这一点,我们似乎也可以再告诉那位有疑问的同学:句式的变化恰是作者情感转变的一种表现手段,并不是标点出来的,但是合理的标点确实又可以使得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流畅、更微妙。
如教授了《陈情表》之后,另外一位同学对第二段进行了重新标点,对教材中的几处标点进行改动。这也是值得玩味的,兹节录教材标点与学生标点如下:
沪教版教材版本: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图3-4-2 《文选》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学生版本:(www.xing528.com)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从学生的改动来看,句式对比更为强烈,凡与朝廷相关的内容,都用四字短句,用以表现朝廷诏命之峻急;与李密应对相关的内容,多用稍长的句式,用以表现李密内心之迟疑,这样,李密内心的矛盾就被强化和凸显出来了。虽然这样的标点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不妨是理解作者情感的一种手段。
因此,关注文章中的标点、句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实在是深入阅读的有效途径。
【附】
归去来兮辞
【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图3-4-3 《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明·马轼绘)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