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说》的论证结构—困教录里的名篇细读

《师说》的论证结构—困教录里的名篇细读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师说》中很难找到这样一句中心论点。一般而言,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这是我们通常遵循的论证结构。但是《师说》并不是依照这样的结构。更何况,《师说》并不是论证型的议论文,韩愈在文中的主张“要从师”其实无须证明,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近乎常识。再说文章的论证结构。

《师说》的论证结构—困教录里的名篇细读

图2-5-1 韩愈

师说》是韩愈的古文名篇,沪教版高二下语文教材收有此文。这篇文章写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针对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做了有力的批评,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提出了从师的意义以及择师的标准。特别是那句对老师职责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已经成为千古名句,是千百年来老师对自己职业的定位和学生对老师职责的期待。当然韩愈《师说》中的“道”“业”“惑”是儒家之道、儒学之业和与儒学经典相关的疑惑,这也就是韩愈明确指出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虽然我们现在对“道”“业”“惑”的理解已经与韩愈的理解不一致了,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一经典论述的流传。从文体来看,这是一篇典型的古代论说文,文章题目中就有明显的文体标志“说”。“说”就是一类以阐释、议论为主的说理文章。在教学之中,我们也常将本文当作议论文的典范文章来教,学生以之为典范的议论文来学。在学习本文之时,有几位学生提出了相似的问题:韩愈这篇名文怎么跟我们印象中典范的议论文不太一样,它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好问题。的确,这篇文章与我们脑海中典型的议论文,或者说与我们认为的议论文格式不太符合。首先,从论点而言,文章找不到一句话明确地表达作者的中心观点。一般而言,我们典范的议论写作总是有明确的中心观点句。比如苏洵的《六国论》开首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又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但是,《师说》中很难找到这样一句中心论点。当然,作者的核心观点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文章开头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暗示的就是当代的求学之人不从师;第二段开首即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直指当时师道不传的恶劣风气,因而作者倡导求学之人要从师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古文观止》中吴楚材、吴调侯两人的论断: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但这终究跟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议论文不太一致。其次,从论证结构而言,本文也不具备典范的议论文结构。一般而言,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这是我们通常遵循的论证结构。但是《师说》并不是依照这样的结构。简而言之,此文第一段论述师的功能,从师的原因以及择师的标准;第二段以三组对比批判了轻视师道的行为;第三段论述从师“无常师”;最后一段说明写作《师说》的缘由。粗粗看来,论述固然清晰,但是文章内部的联系让人颇费琢磨,更与我们熟悉的结构相异。我们发现我们掌握的理论,尤其是教给学生的那套议论文写作理论,无法解释一篇经典名文。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歌德的那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当我们机械地运用理论去解释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时,尤其显得苍白无力。

图2-5-2 柳宗元

其实一篇文章能够经过时间的淘洗成为文学经典,正是遵循着写作规律,同时又显得随物赋形、灵动变化。以中心论点而论,只要表达的立场明确,未必非得有一中心论点句。古代许多论述类名文,即使题目中即标有“说”“论”等词的议论文,未必都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句,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而论,荀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马说》等都没有典型的中心论点句。更何况,《师说》并不是论证型的议论文,韩愈在文中的主张“要从师”其实无须证明,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近乎常识。因而文章真正用来阐述“从师”的理由的笔墨只有两句:“人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而本文的重心却在于揭示常识虽明、道理虽易,但世俗风气却一反常识、不明道理的荒谬情形。当时的社会风气,柳宗元在他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中谈得很清楚:“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可见当时社会风气与常识的严重背离。文章的重心就是在第二段中揭示出背离常识的荒谬,而不是论证常识的正确。既然不是论证型的议论文,不是论证一个区别于别人或者说独创的看法、认识,论点似乎也不必刻意标在文首。当然,这不并妨碍文章有清晰的立场。

再说文章的论证结构。如果我们摆脱脑中关于议论文的一些成见,那么会发现这是一篇结构精妙、逻辑严密的论说文。文章第一段先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从师”的话题,也暗示时风。接着界定“师”的作用,进而提出“从师”的缘由,最后推出“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从话题引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四方面论述,层层深入,一气呵成,自成一个完整的论述段,也成为全文的一个纲领段落。如果说第一段是“纲”的话,那么第二、第三段就是“目”。

文章第二段即承着第一段中“为什么”来写,这在第二段开首就能看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即承续了第一段中“人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论述。当然这一段不再从学理上去论述从师的必要性了,因为如上文所言,从师的道理近乎常识,已不必多谈。于是作者将笔墨集中在现实社会风气的批评上。常识如此显豁,但时风却违逆常识而行。文章用了三个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从师态度、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对待自己与对待孩子的态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的从师态度——揭示出了当时社会中的荒谬氛围,并分别用“愚”“遗”“怪”三个字点出时风发展之恶果。因为立足现实、对比鲜明,所以本段说理就显得切中时弊且鞭辟入里。

而文章第三段乃承着第一段中“怎么样”来写。第一段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已暗示了学习并无固定老师的道理。第三段开首“圣人无常师”就是承续这层文意深入论述,一气贯注,得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著名论断。

文章最后一段,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表彰李蟠能行古道,呼应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述,也进一步委婉地批评了“今之众人”轻视师道的行为。(www.xing528.com)

如此看来,这篇文章以第一段为纲,以二三两段为目,层次俨然,结构相当严谨。当然这和我们通常看到的议论文格式是不一样的,但又是谨严地遵循着说理的规律的。正如近代文章大家林纾所说:“大家之文,每于顶接之先,必删却无数闲话,突然而起,似与上文毫不相涉”,本文段段之间,看似“毫不相涉”,其实理路通达,确为大家之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议论文教学谨守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以论点的鲜明、论据的典型、论证的有力来评断一篇文章的质量,甚至希望将自古以来的经典论述文全部简单地纳入到“三要素”的话语系统中去。殊不知,自古以来的很多经典论述文未必一定就有所谓的鲜明的中心论点句,也未必一定有有力的论证过程,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一篇篇气势恢宏的、说理严密的议论文章。正如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语文建设》2012年第一期)一文中指出的:“‘三要素’并不能构成对议论文的规范:‘三要素’俱全未必就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很可能是最差的议论文;‘三要素’不全未必不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可能是很好的议论文。”因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也要谨防陷入这样一种僵化的、机械的、片面的形式主义的泥淖之中。这是《师说》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带给我们的启示与警戒。

【附】

师 说

【唐】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图2-5-3 《孔子圣迹之图·杏坛礼乐》(明彩绘绢本)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