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教录:樊新强老师的文本细读

困教录:樊新强老师的文本细读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序二)我们提倡文本细读,是针对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粗读、浅读、误读的问题。我们提倡文本细读,是着眼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希望通过细读,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沉浸到文本之中。文本在手,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熟,这是第一步。而无论是仔细,还是细致、细心,细读首先是一种态度。如果没有建立起细读的态度,细读的能力又怎能形成?就此而言,樊新强老师无疑是文本细读的践行者。

困教录:樊新强老师的文本细读

(序 二)

我们提倡文本细读,是针对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粗读、浅读、误读的问题。如读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常常只读内容大概,所谓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什么是胡同文化、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而不去揣摩汪老语言背后的情绪、情感、情怀,“唤头”“惊闺”的声音被忽略,“现在早没有了”的感慨常被无视。这就是粗读的结果。浅读则只读显性的内容。如读贾祖璋先生作于1979年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其隐含于文字背后批评的锋芒、反思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常不为人所知。而误读的问题,实在不少。如读葛兆光先生的《唐诗过后是宋词》,往往为文中的“流行歌曲”及作者的态度争论不休,而对葛先生所谓的“流行歌曲”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即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流行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华语歌曲的歌词,未加辨识,最终导致对整篇文章的误解。

我们提倡文本细读,是着眼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希望通过细读,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沉浸到文本之中。既能把握主要内容,又能关注细微处,梳理它们彼此的关系,明确其意义;既能读到显性的意思,又能读出隐性的内涵意味,发现它们的不同价值。借此而体悟语言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品格与精神、胸怀与境界,认识到作者谋篇布局、御笔泼墨的技巧与智慧,赏其笔法、笔力、笔致,继而对这样的语言加深理解,丰富并优化个人语言的积累。这样,随着细读经历的累积、经验的丰富,滋养审美,提升思维,积淀文化,不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倡的文本细读,此“文本”专指教材文本,即课文。“细读”之“细”,首先是仔细。文本在手,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熟,这是第一步。经常有青年教师感佩于老先生对文本认识之精深细微,急于知道其中的窍门捷径;而老先生的回答也许会令后生们失望,那就是多读几遍课文。步根海先生常于家中引觞执册且饮且读;尽管先生是出名的好记性,课文大多早已竹影在心,他也常以“多读几遍课文”来关照青年教师、督促青年教师。其次,是细致。不满足于内容大概,不放过一句一词一字,甚至一个标点。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还要深入下去,探索、发现其内隐的意思,所谓由浅入深,由显到隐,由内到外。另外,这个“细”,又是细心。要用心去揣摩、理解、发现,于有疑处发问,于无疑处生疑。不轻信作者,也不轻信自己。不轻易判断,更不妄加批评。用心去靠近作者的心,揣摩作者未说之言、未尽之意,理解其中的苦心匠心。这就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如果缺失了这番细心,即便有对话,又有什么价值呢?

而无论是仔细,还是细致、细心,细读首先是一种态度。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态度,才能在阅读中不但知其要旨,更能得其精髓与精妙,而这是进一步实践的动力。反复实践,态度才能转化成习惯;习惯养成了,能力才有不断提高的可能。如果没有建立起细读的态度,细读的能力又怎能形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概莫能外。(www.xing528.com)

就此而言,樊新强老师无疑是文本细读的践行者。困于教,而勤于思,敏于学;集二十八篇,钻研教材文本,针对学情,立足教学,篇篇不离教学实际,现场感十足。其启发意义自不待说。

范 飚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二〇一八年四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