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亭县,古县名。据陇南建置沿革史记载:栗亭县即今徽县伏家镇、江洛镇、栗川乡、游龙乡辖地,北魏正始年间置,治今甘肃省徽县西北伏家镇。伏家镇,位于栗亭川中部,距徽县县城三十华里,古为栗亭县治所之地,为陇上名镇、名酒之乡,是中国名酒金徽酒的原产地。
伏家镇古名宝井堡,在北魏时是栗亭县治所在地。由于栗亭川沃野千畴,甘泉密布,自然成了金徽酒肇始发端的风水宝地。栗河流域平川相连,良田沃野,物阜年丰;两岸浅山叠翠,野生板栗遍野,故川名栗亭,水名栗河,历史上曾名天河、清源河。栗河源于徽县东北之悟真山,南经诸山,出游龙乡栗窦峪,蜿蜒曲折近百里,在今栗川乡河口汇入西洛河(白水江上游)。“栗亭”一名据考证,与新莽(8年 — 23年)改“县”为“亭”有关。栗亭县一名最早见于《晋书》。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拜皮喜为使节,督秦、雍、荆、梁、益五州军事。皮喜平定仇池,即于正始三年(506年)置栗亭县,治宝井堡,属广业郡。其县大约辖今红川、泥阳、江洛、栗川一带,《五代史记》有栗亭县领胜仙、泥阳、金砂、栗亭四镇的记载。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白石县为同谷县,又废栗亭县,置泥阳县。不久,又废泥阳县复栗亭县。隋开皇二年(583年),罢郡为州,栗亭县被降为同谷一镇,唐因之。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置栗亭军,并于县境筑骨鹿、马邑、赤土、平泉、滔山、胡桃六寨。宋开宝三年(970年),复栗亭县,属成州。南宋初,吴玠、刘子羽立川陕宣抚使司幕府于固镇(今徽县县城),吴家军高级将领家属就在此安置,栗亭县直接由宣抚使司管辖。蒙哥元年(1257年),蒙古大军平定凤州,置南凤州于河池,同时设不属任何州郡的栗亭管民司,正式脱离成州。至元元年(1264年)南凤州更名为徽州,即将栗亭辖地划入徽州,沿革至今。(www.xing528.com)
·古栗亭遗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