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瘫儿童行为问题处理方法

脑瘫儿童行为问题处理方法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中“脑瘫儿童的心理特质与行为问题处理”由该中心脑瘫部主任医生莫文总结重点作为家长培训的范本。因此家长心理调适的水平对脑瘫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如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等,家长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包括和正常儿童的交往和大人的交往等。

脑瘫儿童行为问题处理方法

【编者按:特殊儿童行为问题通常源于家长未能了解儿童当时的情绪反应背后的原因,或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所致。要有效处理儿童的问题,必须要先从提高家长教养孩子的意识与方法着手。以下几篇文章由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心理咨询师赵秋华提供,理论与实例兼备,可以用于家长培训,也可以作为工作人员策划促进亲子关系的课堂活动的参考。本节中“脑瘫儿童的心理特质与行为问题处理”由该中心脑瘫部主任医生莫文总结重点作为家长培训的范本。】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提供

家长的心理调适水平是影响脑瘫儿童的一个重要因素。家中有一个脑瘫孩子,当然各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仅仅有运动功能方面的一些问题,而另一些孩子还可能在言语的理解或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会给家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父母不免会感到震惊、失望、忧虑、恐惧,甚至很多家长内疚和羞愧。有关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发展的研究指出,家长往往会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否认—内疚—困惑—恼怒—盲目求助—沮丧—接受(当然不是每个家长都会按此顺序发展)。

家长最佳的适应状态是理性地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接纳孩子的缺陷和负面情绪。接纳孩子的个性、学习方式或其他特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无条件爱的一部分,而且会使孩子知道即使他(或她)是与众不同的,即使他(或她)不是家长所期望的那样,家长也会把全部的爱给他(或她),接纳他(或她)。

要协助孩子接纳自己,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家人必须能先接纳孩子,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让孩子感到被爱、被接纳、被尊重,然后孩子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进而接纳自己。如果连亲生的父母都不能接纳孩子,那么孩子在适应与人际关系的发展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家长心理调适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家庭对脑瘫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处在内疚状态的父母也许用过分保护甚至溺爱的方式来照顾孩子,以至于孩子养成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而一对恼怒或沮丧的父母则有可能采取权威的态度,对儿童吹毛求疵,控制感强,要求儿童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家长的意思去做。这样会使儿童产生无力感,或富有攻击性,经常要动动别人,打打别人。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接纳孩子的残疾,还可能产生忽视甚至折磨、虐待儿童的情况。因此家长心理调适的水平对脑瘫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教养态度最重要的原则是:“以教养普通孩子的态度,来教养儿童。”千万不要太强调孩子的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

常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一位专家帕蒂·惠芙乐认为,孩子的“不正常”的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专家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

在什么时候倾听效果最好?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如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等,家长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倾听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力,从而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同时倾听也是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一种重要方式。

怎样倾听孩子呢?想做到倾听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下面介绍一种游戏中倾听的方法。参加游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家长,另一个是孩子。此时家长为了避免干扰就关掉手机,做好准备,一心一意地和孩子在一起,一起玩一起交谈。在游戏中家长或老师、治疗师(成人)扮演一个弱小无能的弱者,让孩子扮演强者。这样游戏中的倾听就开始了。孩子就会显得强壮有力,而家长自己则软弱无力。孩子勇敢,家长则害羞。父母这样做,也就是做这种游戏的目的只是试图减轻孩子所曾经遇到的苦恼,诸如人小力薄、不受尊重等等。当孩子在游戏中看到他比家长更强壮有力时,他就会感到愉快,有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还会控制不住地大笑,这样快活的笑声会使孩子散发掉大量的紧张压抑情绪。做了游戏之后,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合作,和家长的关系也会更加地亲近。孩子不知不觉地变了,变得主动和积极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仔细观察、研究自己的孩子,观察他什么时候对什么感兴趣,就抓住机会,适时地教他什么!发现孩子作出了一个好的行为,家长要及时地作出反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孩子拿一个苹果递给家长吃,家长就要及时地作出反应,马上伸手去接,并说:“谢谢!”“你真棒!”等等,对这个行为给予强化。以后,孩子会继续做这样的行为。但当孩子有时做了令家长不满意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忽视它,不表扬也不惩罚,慢慢地,孩子就会发展出好的适应性的行为,而令家长不满意的不适应性的行为就会渐渐地减少,以致消失。

在孩子的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家长一般都能安排好,但除了这些需要外,孩子还有许多心理需要。

(1)被关注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哭了父母就去关心他;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咬人、打人,还会说谎,如实际上没有小便,说自己要上厕所等等。

(2)安全的需要。安全感缺乏的儿童有以下表现:①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②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③不愿意解决问题,而是依赖别人的帮助;④迷恋物品,苛求物质满足,离开慰藉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⑤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⑥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安全感是人类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好比空中楼阁,也许看上去很不错,但缺乏根基,不堪一击。成人也一样,如果没有安全感,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

(3)交往的需要。包括和正常儿童的交往和大人的交往等。伙伴是儿童获得自我形象反馈的最佳来源。

(4)受尊重的需要。有的家长在小伙伴在场时批评了孩子,孩子想:妈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我、批评我,多丢面子呀。孩子会容易产生自卑感。

(5)成功的需要。康复训练是个漫长的过程,很枯燥,如果只有挫折没有成功的经验,那就没有成功的体验。

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脑瘫儿童康复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和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共同讨论决定孩子的康复目标,对孩子要有一个切实的期待,目标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要适当,就是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可以找了解孩子的人——老师、治疗师或受孩子喜欢的成人求助。这样,家长可能会得到有用的信息和看问题的新视角。

一个孩子说没有感受到妈妈的爱。妈妈说:孩子怎么觉得这样?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家长可使用以下方法,让孩子体验到爱:

(1)身体接触,如拍拍肩膀、抱住。

(2)肯定性语言,如“对了”“很好”“你真棒”“妈妈喜欢你”“我相信你可以做好”等等。用语言来肯定孩子好的方面,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去强化他的缺点和弱点。

(3)看看一些我们并不陌生地从父母口中说出的话:“你怎么这么慢!”“笨死你!这么点儿事都做不好。”“哎,你怎么这么懒呀!”“你跟你爸一个德性!”……这些话不仅在当时令孩子不快,而且在他们潜意识里留下很深的痕迹。显然此时家长在选择沟通语言上出了问题。孩子听了有何感受呢?这会影响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还有,孩子在无意间听到父母在与他人交谈时对自己的评价一样会影响他自我概念的形成。所以,当家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孩子时,一定要多提提孩子好的表现和对孩子的赞美。即使提到孩子的缺点也一定要用不带评价态度的中性语言,顺便表达自己对孩子克服缺点的信心和期望。

(4)有个时间段,如几十分钟陪孩子一起做游戏,大一点的一起活动。

有的家长说自己不开心不要紧,只要孩子好。但有时却很难控制住自己。家长的情绪会不知不觉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长管好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家长如果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认为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孩子、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那就要寻求帮助,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的帮助。家长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

(1)找到能倾听的人将自己的感受、想法等说出来。

(2)经常与家人联系、沟通,将孩子的变化、自己的想法用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家人。

(3)保持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要互通信息。

(4)想办法在陪伴孩子康复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5)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在陪伴孩子的训练过程中,家长有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这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如何在这个理念与原则下进行家长的心理疏导,并应用在引导式教育系统中?例如,家长与儿童角色互动的游戏在课堂进行,如何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倾听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基本要求。在心理治疗中,“听”比“说”更重要。倾听既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常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帝·惠芙乐认为,孩子的“不正常”的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如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等,治疗师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倾听是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力,从而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在游戏中倾听,治疗师在游戏中扮演一个有趣的弱者,让孩子扮演强者。随着倾听的持续,孩子某个特定的问题会展露出来。譬如“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让孩子扮演警察(强者),治疗师扮演小偷(弱者)。孩子显得强壮有力,而治疗师软弱无力。孩子勇敢,治疗师则害羞。做这种游戏的目的只是试图减轻孩子所曾经遇到的苦恼,诸如人小力薄、不受尊重等。当孩子在游戏中看到他比我们更强壮有力时,可以使孩子宣泄紧张压抑的情绪。

1. 案例

唐某某,女,6岁,诊断为“脑瘫”,住院做引导式教育。由经管医生介绍到心理科做心理治疗。每周两次,共做了4次。

(1)第一次心理治疗

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妈妈诉:

①孩子搞破坏,如撕纸等。

②孩子懒,每次到了下课要站起来时,她总是要在我骂她打她时才很不愿意地慢慢地起来,显得很不高兴、不服气的样子。

逆反心理,你叫她这样做,她很不愿意做。

治疗师和家长谈话后就对孩子说:“现在妈妈说好了,轮到你说了,是让妈妈陪在这里还是先出去?”孩子说先让妈妈出去,喜欢和治疗师说话。

治疗师和孩子谈话的部分内容(“A”为治疗师,“B”为孩子)。

A:妈妈刚才说的话对不对?

B:不对。

A:哪里不对?

B:我说不出来。

A:你有时会把纸撕掉,是吗?

B:因为我不听话,妈妈才骂我的。昨天林林的妈妈给我一个香蕉,我把它掉到地上了,妈妈就说我了。

A:你怕妈妈吗?

B:怕的,爸爸妈妈我都怕。

A:那你喜欢谁呢?

B:林阿姨、小朋友。

A:你喜欢几个小朋友?

B: 6个小朋友。

A:别的孩子的妈妈有你喜欢的吗?

B:有的。

A:谁啊?

B:张某某的妈妈,方某某的妈妈。

A:你觉得是你的妈妈好,还是别人的妈妈好?

B:当然是别人的妈妈好。

A:妈妈哪里不好?

B:隔壁陈某某的妈妈有时也打孩子。

A: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B:不合适。

A:那怎样做才合适呢?

此时孩子没有具体回答。当治疗师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时,她说有的。于是治疗师继续倾听。

B:爸爸妈妈两人打架。

A:什么时候?

B:去年。

A:在哪里打架?

B:在某某医院打架。

A: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架吗?

B:为孩子。我还说别打了别打了。电视上放的有个孩子被后妈打了送医院了(用手指着自己的右脸)。(www.xing528.com)

A:你妈妈有没有打你脸?

B:没有。

A:那你妈妈打你比那个后妈要轻一些,是吗?

B:沉默。

此时,先让其妈妈送孩子上音乐课,然后再来继续会谈。首先将和孩子谈话的一些情况告诉其妈妈。其妈妈听着听着,眼睛红了,湿润了。治疗师和其妈妈分析了孩子的一些行为的原因,孩子是否从妈妈这里感受到爱,是否有安全感。她说孩子现在更加要亲近她了,睡觉之前要抱抱等等。

2. 分析

(1)孩子有害怕的心理,担心妈妈走掉。在看后妈打孩子的电视时,妈妈对孩子说,你如果不听话,不好好训练,也会跟电视里一样。这也可以解释,孩子为什么近段时间更加要亲近妈妈。晚上在睡觉之前喜欢亲妈妈,渴望肌肤上的接触。

(2)把东西搞乱,撕纸。当治疗师问及其妈妈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时,她认为这是不大好的。妈妈打了孩子,那孩子打谁呢?孩子把东西搞乱、撕纸也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当然孩子也可能是在探索。

(3)关于打骂孩子。实际上家长有时自己也知道那样对待孩子是不对的,但总难以控制。想改变别人是一件较难的事,但可以试着改变自己,哪怕从一点点事情开始,如打孩子,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不那么容易,但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想伸手去打时,能控制自己不去打。

3. 建议家长

(1)慢慢地不打孩子。

(2)不在孩子面前说孩子“懒”。

(3)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

4. 第二次心理治疗

部分谈话内容:

A:妈妈这几天打你吗?

B:没有,很少。我要喝水,妈妈就给我。

A:以前呢?妈妈给你喝水吗?

B:以前喝得太少了,就感冒了。

A:妈妈这几天对你好不好?

B:好。

A:以前呢?

B:以前老是打我。

A:你觉得妈妈这几天好还是以前好?

B:当然是这几天好。

还做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她主动选择要扮演警察,由治疗师扮演小偷,目的是以此来宣泄孩子紧张、害怕、压抑的情绪,使孩子有成就感。她还扮演了护士,拿了一根小棒棒,夹在治疗师的腋下量体温。扮演了医生,拿了一根小棒棒,给治疗师检查喉咙。当治疗师提到上次她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位后妈打孩子的事时,她就低下了头,并说“我们不说这个,做医生护士的游戏”,显得有些害怕。当治疗师直接问她是不是害怕时,她回答说“害怕”。这次治疗时几乎没有从其妈妈那里了解什么,只是从孩子这里了解到一些情况:母女之间的关系正在开始改变,妈妈渐渐地不打孩子了,孩子说这几天的妈妈比以前的妈妈要好,因为以前妈妈老是打我的。不难看出,孩子的行为变得更加适应了,焦虑减轻了。

(1)与家长的情绪管理不佳有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患脑瘫是自己的原因,经常责怪自己。有的家长没有接纳孩子的缺陷,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2)与家长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如有一位家长在陪伴孩子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经常发脾气、打骂孩子。心理治疗师与其约谈后得知,家长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

(3)与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不恰当有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当孩子行为不能达到其要求时,就打骂孩子。

(1)生理上的危害。有的家长认为,不要打孩子的头,打孩子的屁股没事,认为小屁股肉厚打不坏。而实际上,打屁股,轻者造成皮下血肿,神经受损,严重的使肾脏受损伤或因为广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

(2)心理上的创伤。打骂孩子会使孩子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产生被遗弃感,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强。孩子还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打别人。有的孩子还会说谎,恨父母,有仇恨的心理。

打骂孩子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不管是什么程度的打和骂(轻微、偶尔、经常的)都会使孩子产生误解。如果这就是家长对待他的方式,他将会用不恰当的行为引起家长的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和监护人不得虐待和遗弃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托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既然法律都倡导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那打骂教育是不可取的。

(1)家长要接纳孩子。孩子脑瘫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会给家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父母不免会感到震惊、失望、忧虑、恐惧,甚至很多家长感到内疚和羞愧。家长最佳的适应状态是理性地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缺陷和负面情绪。

(2)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家长如果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打骂孩子,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帮助。家长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找到能倾听的人将自己的感受、想法说出来;经常与家人联系沟通,将孩子的变化、自己的想法用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家人;想办法在陪伴孩子康复的过程中得到乐趣;正确地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1)引导式教育老师和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以倾听为主,可以更好地理解家长打骂孩子的原因。

(2)如果孩子具有理解和口头表达言语的能力,就和孩子进行沟通。在游戏中倾听。

(1)在每次刚刚上课的时候,引导家长做约3分钟的静心放松,如观察呼吸法、深呼吸等。

(2)家长做心理评估,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对筛查阳性的家长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干预。

(3)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在引导式教育的课堂中开展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做静心放松练习,介绍有关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康复效果的影响,对孩子的期待要恰当。如在我院有一个引导式教育的班级,共有8个脑瘫孩子,这个班在上课时,有好几位家长都会打骂孩子,严重地影响了上课进程,于是就开展脑瘫孩子家长团体心理辅导课3次,每次1小时,主要引导家长做静心放松,介绍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言行对孩子的身心、康复效果的影响等。结果引导式教育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打骂孩子的情况显著减少,提高了孩子康复的效果。

(4)家长个别心理干预。对于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干预。如果发现明显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则转介到心理科进行诊治。

(5)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游戏倾听法。如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1)一个孩子的心理特质的形成往往受生理、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与早期父母的养育态度和方式相关。

(2)当一个婴儿出生后能得到父母细心的呵护、适时的鼓励、正确的引导,这个孩子常常能够形成快乐、友善、积极、独立的性格;但当一个孩子遇到的是失望、拒绝、过度呵护,往往就形成了胆小、淡漠、脆弱、敌对等人格特征。

(3)由于脑瘫孩子发育落后、行动困难,与人交往机会少,常不能与同龄儿童玩耍,久而久之变得胆小、淡漠,遇到问题容易退缩。

图1.3.1 脑瘫儿童遇到问题容易退缩

由于身体缺陷、姿势异常、学习困难等问题会变得异常敏感、自尊心强又自卑、情绪不稳定。就会常常出现生气、哭闹、发脾气的现象。

图1.3.2 脑瘫儿童容易发脾气

(4)如果父母失望、不接纳或强迫训练、训斥等就会产生焦虑、敌对等情绪,久之产生固执行为、自伤行为、叛逆行为、攻击行为等。

图1.3.3 脑瘫儿童产生固执行为

(5)如果父母过分地呵护、包办替代,使儿童在早期对独立的渴望不能满足,孩子便变得过分依赖,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1)接纳孩子,注重了解孩子现有的能力。

(2)会观察孩子,给予适时的反应和鼓励。

(3)有合理的期望,能给予正确的引导。

(4)当孩子有困难时,可给予恰当的帮助。

(5)会创造条件,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6)有耐性。

(7)有幽默感。

(8)尊重孩子。

(9)能坚持、不轻言放弃。

(1)要仔细观察,分析原因,预防、避免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出现。

(2)不简单惩罚孩子,不过分地批评、说教,避免强化这类行为。

(3)可采取对不良行为漠视的方法。

(4)对激烈的不良行为如攻击、自伤发生时,可采取带离危险现场、短时间控制上肢等手段。

(5)当发现孩子的坏毛病时,第一次纠正要坚决、不让步,树立权威性。

(6)以鼓励表扬正面行为为主。

图1.3.4 忽视不良行为

图1.3.5 鼓励良好行为

(7)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适宜的教育,孩子的不良行为会逐渐减少或消除。

(8)孩子的心智和性格发展会帮助其战胜自己的行动障碍。人际关系、情绪、动机、决心、意欲、意识、思考过程、经验、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全部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