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视域中融乐、歌、舞的莎剧演出

国际视域中融乐、歌、舞的莎剧演出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要在一出戏剧中同时融合乐、歌、舞三种元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懂音乐、作曲、声乐、舞蹈、形体等的艺术家一起参与戏剧创作,演员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尽管困难重重,余上沅还是尽可能在莎剧实践中尝试将乐、歌、舞的元素融入演出中,或许离他心目中的综合艺术还相差很远,却也是勇敢的尝试。

国际视域中融乐、歌、舞的莎剧演出

余上沅认为戏剧是综合的艺术,而不仅仅只是“写实”的、“说话”的艺术。“一个演出,如果在歌(或声音与对话)、舞(或动作与姿态)、乐(显著的或不显著的)三方面都能够融合成一个整体,并且和布景、灯光以及在剧场里看得见、听得见、感觉得到的一切,都能打成一片,造成一个天衣无缝的、独立存在的艺术品[47],才是他理想中的戏剧。他认为,融入乐、歌、舞元素的戏剧艺术,“在视觉方面,它能用舞去感动肉体的人(bodily man);在听觉方面,它能用乐去感动情感的人(emotional man);在想象方面,它能用歌去感动智识的人(intellectual man);而三者又能同时感动人的内外全体”[48]。然而要在一出戏剧中同时融合乐、歌、舞三种元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懂音乐、作曲、声乐舞蹈、形体等的艺术家一起参与戏剧创作,演员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尽管困难重重,余上沅还是尽可能在莎剧实践中尝试将乐、歌、舞的元素融入演出中,或许离他心目中的综合艺术还相差很远,却也是勇敢的尝试。

在第一次公演《威尼斯商人》时,余上沅便邀请南京市府乐队担任剧中音乐,用音乐来陪衬演员的说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乐队伴演的效果很好!足见排演时曾下过功夫,研究过音乐和剧情的关联性[49]。而在《奥赛罗》当中,余上沅除了乐以外,还增加了歌与舞的元素,他邀请张定和为剧中三个插曲制谱,由梁实秋来译词,《斯蒂芬皇帝》(图2—1)、《青柳歌》(图2—2)[50]即为《奥赛罗》中的两支插曲。

图2—1 《奥赛罗》插曲三《斯蒂芬皇帝》(www.xing528.com)

图2—2 《奥赛罗》插曲《青柳歌》

从《斯蒂芬皇帝》的曲谱来看,歌曲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而歌词更是蕴含着辛辣与讽刺。这是第二幕中亚高诱醉卡西欧时与众军官调笑时的插曲,有观众反馈“中间两支饭酒歌十分动听,内容也十分有趣”[51]。而《青柳歌》的作曲与歌词却充满了哀伤,这是第三幕中苔斯狄蒙娜在卧室梳妆台前唱的,苔斯狄蒙娜的一位扮演者凌琯如回忆道:“张定和先生为剧中插曲《青柳歌》谱曲,曲子配合了当时苔斯狄蒙娜的哀婉情绪,使我们一听到这曲子就下意识地进入了规定情境,很使人动情。他当时不仅是作曲,还是乐队指挥。为了使我唱的《青柳歌》和乐队配合得好,他不厌其烦地请乐队反复为我伴奏。”[52]而苔斯狄蒙娜另一位扮演者“金淑芸女士的一片歌声把我们的眼泪都唤出来了”[53],观众的反馈也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这首插曲催人泪下的感人力量。颇有趣味的是,这两首插曲尽管是为了莎剧所作,却并没有西洋的风味,作曲基本还是以中国音韵为主,这些曲子与满台身着西方服装化妆成外国人的演员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余上沅还邀请丁文渊指导剧中的比剑场面,作为“舞(或动作与姿态)”的一种表现,使场面更为生动。演员基本都是一招一式,从头学起,从慢到快,从象征性的比画到可以紧凑的对击,这些也让演员意识到自身的综合能力对现代剧场艺术的重要性。曾参演过《奥赛罗》的演员对此剧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或许因为《奥赛罗》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他们演过的剧目,在排练时的每一个清晨或黑夜,他们都在练剑、练声、练唱、练舞、念台词、琢磨角色中度过,因而得到的锻炼也是极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