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视域中的戏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视域中的戏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实际上应该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在倡导通识教育的欧美,一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注重通识教育下的专业教育,是戏剧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审辨式思维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既精“场上”又能“案头”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人才培养质量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的人才。所谓“一流人才”,应该不但具有一流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广博的学识。专业技能是显性的、表象的,而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广博的学识则是隐性的、内在的。前者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来完成,而后者却必须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

长期以来,由于受原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专业范围之内,只知道专业,不知道学科,或只知道学科,不知道门类,或只知道本门类,不知道其他门类!真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种培养方案过分细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的过分技能化和知识的简单片面化。丁扬忠先生在谈到博士生招生时曾说:“我历年招收的博士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考取的几乎都是英国语言文学的硕士,少数是研究中国文学、戏曲的,没有一个是戏剧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戏剧文化知识较广,但外语水平达不到本专业的要求。但原来是学习英语文学考进来的博士生,他们的中外戏剧文化知识较差,对戏剧舞台艺术更是不甚了了。”[3]这种“顾此失彼”的知识结构,严重制约和束缚了戏剧学学科的人才培养。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实际上应该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在倡导通识教育的欧美,一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很值得我们借鉴。《战狼2》女主角卢靖珊的父亲罗伊·霍兰本来是一名好莱坞功夫演员,曾与成龙合作过电影《蛇形刁手》,还参演过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之后续《死亡塔》,但后来他却转行成为香港理工大学的教授,而研究方向竟然是认知神经科学!英国著名喜剧演员罗温·艾金森(憨豆先生)是牛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主演马伊姆·拜力克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博士;英国音乐家、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莱恩·梅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博士;美国演员、音乐家、电视制片人、作家比尔·克斯比在世界闻名的《比尔·克斯比秀》完结后去念了大学,除了教育学博士,他还获得过很多荣誉学位,其中包括九个博士学位;而因出演《机器战警》而成名的彼得·威勒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博士学位,等等。(www.xing528.com)

因此,注重通识教育下的专业教育,是戏剧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审辨式思维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既精“场上”又能“案头”的复合型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